重庆市八大重点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2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单(chán)于 颤(chàn)动 佝(gōu)偻   枘(ruì)凿
B.舐(shì)犊 深邃(suì) 旁骛(wù)    喑(yīn)哑
C.成吉思汗(hán)   刻骨铭(míng)心 襁(qiǎng)褓 树篱(lí)
D.强(qiáng)聒不舍 恣睢(suī) 污蔑(miè)   灵柩(jiù)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萧索 扶掖 凭掉 廓然无累
B.鄙夷 凌驾 骈进 断章取义
C.隔膜 愕然 征引 理至易明
D.谀词 喧嚷 润如油膏 黎民百姓
3.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B.美国警察竟然对最终束手无策的嫌疑人使用暴力。
C.大渝网今日有条新闻说“重庆市民愤怒了”,我,一个普通的重庆市民,有一次被莫名其妙地代表了。
D.迷路的我,再也不知道幸福在何方。你可望不可即的美丽,无法给我哪怕是一丝的安慰。
4.
下列有语病的—项是(   )
A.朝韩之间激烈的卫星发射竞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种竞争实际上已演绎成综合国力的比拼。
B.我国将逐步加大经费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
C.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不足60天的时间里,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
D.孙犁《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
6.
(2018届重庆市八大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阶段测试)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是***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祖国壮丽雪景,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抱负和信心,很有婉约派风采。
B.《雨说》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写的一首现代诗。
C.演说辞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贺辞、悼辞、报告辞等都可属于此列。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文言文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题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小题6】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小题8】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小题9】【小题10】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至少答出三点。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决定成功的利器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小题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小题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
【小题3】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第④段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5】读了本文,你对 “德”与 “才”与个人成功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4.综合性学习(共2题)

9.
综合性学习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示例:组织“青春的生理及心理”的知识讲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会怎样说开场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18届重庆市八大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阶段测试)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1.
写作(任选一题作答)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
题目一: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 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动力缘于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