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一听这话就蒙(méng mēng)了。
2.我泪光迷蒙(méng mēng)地听着他的诉说。
3.我对母亲的支持喜不自禁(jìn jīn)。
4.他饱受继母的折磨(mó mō)。
5.我还在床上睡赖(lài lǎn)觉,能干就来了。
1.我一听这话就蒙(méng mēng)了。
2.我泪光迷蒙(méng mēng)地听着他的诉说。
3.我对母亲的支持喜不自禁(jìn jīn)。
4.他饱受继母的折磨(mó mō)。
5.我还在床上睡赖(lài lǎn)觉,能干就来了。
2.填空题- (共1题)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使秦国统一了中国。
1.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立木为信”的意思。
2.阅读短文回答。
(1)商鞅为什么要立木为信?
(2)开始为什么没人出手一试?
(3)结果商鞅的目的达到了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使秦国统一了中国。
1.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立木为信”的意思。
2.阅读短文回答。
(1)商鞅为什么要立木为信?
(2)开始为什么没人出手一试?
(3)结果商鞅的目的达到了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4.句型转换-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句型转换:(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