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冀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5山海关练习卷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71772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

1.连线题(共1题)

1.
搭配词语(8页3题)
气势 忠贞    广袤无垠的 笔力
形势 伟大    野草丛生的 雄关
疆土 神圣    可歌可泣的 土地
灵魂 险要    征战频仍的 历史
体魄 雄伟    苍劲雄厚的 草原

2.选择题(共1题)

2.
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名不虚(chuán  zhuān ) 雄厚苍(jìn   jìng  )
燕山山(mò  mài) 累白骨(lěi   léi)
(yān   yīn )红 脖(gěng   jǐng)
情不自(jīn   jìn ) 要(sài    sāi )
请你从上面的多音字中选四个,写出另一个读音并组词。
(  )    ( )   (   )    ( )
(  )    ( )  (    )    ( )

3.填空题(共2题)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引人(   )目 (   )然一体
(  )然耸立 可(   )可(   )
气势(   )(  ) 广袤无( )
4.
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山海关,这号称 “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果真是( ),抬头仰望城楼,城楼牌匾上“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笔力( ),显得格外( )!山海关北倚( )的燕山山脉,东临( )的渤海,与南北延伸的长城( )。而今的山海关更像一位( )的英雄好汉,向人们诉说那段
( )的历史。真所谓“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
远看长城,(象 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  艰)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zhong  chong)机,就靠着无数(shu   shu  )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 我能仿照例子,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来 
例:陡峭的山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3)照样子,仿写句子。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很自然地想

5.句型转换(共1题)

6.
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上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6.语言表达(共1题)

7.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 。果然 !那 ,那 ,在我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了。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    
    ,鼓舞着人们的
 激励着人们的    。山海关,将以它那      、永远地刻在人们心中。
(1)从上面的这两段话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

 
(2)作者从( )和(    )两方面来强调山海关的无与伦比,后文便分写了山海关的城楼、形势。这一段和第四、五自然段是(    )的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句型转换:(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