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4 安塞腰鼓练习卷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71563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8

1.选择题(共1题)

1.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瞳仁 侮暗 明浙 遣责B.振撼 耳绊 副射 悬涯
C.恬静 颤栗 充沛 燥热D.束缚 凝集 敲垂 锻练

2.填空题(共1题)

2.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暗(huì) 绊(jī) 杂(yǒng)B.烧(zhuó) 然而止(gá)奋(kàng)
C.击(bó) 淋漓(lín lì) 射(fú)D.然(mò)   礴(páng)远 (miǎo)

3.信息匹配(共1题)

3.
选择恰当的词填入句中横线上,使句意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______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A.回响B.回荡C.碰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土高原上,________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爆出B.现出C.跳出) 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__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A.陶醉B.颤栗C.沉浸)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就恋这把土

黄土。苍茫的北京,如此稔熟。 

我深深地爱她,一把把黄土组成的土地,便是我的家。我生在黄土地上,在黄土地上长大,黄土黄风中练就了我的意志与情怀……黄土地上,有数不胜数的中华文化的史传――    一把把黄土掺合着血汗组成的长城,莽山中飞舞一个民族的魂灵。一把把黄土的拥抱中黄河的浪涛一声声张扬龙的精神,一把把黄土中巧雕出的莫高石窟,展示了中华的文化艺术。一把把黄土铺积的丝绸之路,咏不完华夏的史传。一把把黄土堆积的沟沟壑壑坑坑峁峁的高原更映照龙的性格。 

一把把黄土塑造了西北汉子与女人的形象,沉幽幽的信天游中有他们的风格更有希望与追求。一把把黄土塑起了中华先烈的丰碑,铸就了中华民族永恒的雕像…… 

呵!古老的黄土地上,黄河,长城……冶炼高原人的傲骨。呵!我深厚的西北黄土地呀。那把把黄土铺成的院落中,堆积的山野中,高原骄子挥舞着咚咚的羊皮鼓,使单调的黄土地更增添了色彩。 

羊皮鼓声中诞生了闻名古今的“三李”,羊皮鼓声中生出了和黄土地一样 的威武,羊皮鼓声中孕育了和黄土地一样 的物产,羊皮鼓声中谱写了和黄土地一样的诗篇,羊皮鼓声中生出了先人光辉的篇章……羊皮鼓是黄土汇集的诗韵与谣歌,这是高原人所执著追求的,他们并没有忘记脚下踩的仍然是黄土,他们深深拓荒的仍然是一把把黄土呀…… 

翻开历史的篇章,重温先人的业绩。羊皮鼓声还没有淡去,信天游仍在飘扬,信天游的粗犷豪放挥扬出一个跨世纪的步调,震撼黄土地的精灵。    黄土地的诗篇那么苦涩深沉而又浪漫豪放。黄土地的生灵更是雀跃,而并没有旷达神圣般的沉默。 

豪迈、倔强、羁放的黄河浪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黄土地上奔驰,永不停蹄。而生灵们,却没有怯弱,他们更雄迈,在苦辣辣的船工号子中,追寻着黄河的灵魂,乘风破浪,如一个个负重的浪游者。将思维的触须伸进黄土的深层,在历史的深层,我触到了强大的脉动。    我挚爱她,这位刚强的汉子而又温柔的母性。一把把黄土的业绩,刀枪剑影,血雨腥风,一场场历史的征战,铸就了黄土的风格,那是黄土地的形象,将在沸腾中思索、奋进……  我爱她,我深深地爱她,她孕育了我,造就了我的整个灵魂,更是我恋情的家。我们的高原人更是如此地痴情,他们死了也要躺在黄土地中,就因是恋这把土呀!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小题2】请把下列最适合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缺处。 
A 豪迈    B 丰厚 C 粗犷
【小题3】如何理解“黄土地的诗篇那么苦涩深沉而又浪漫豪放”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说“死了也要躺在黄土地中”“就恋这把土”;也有人说,黄土地贫瘠、闭塞,死
守着没有出路,要走出去。对这些说法,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②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③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④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小题1】简析加黑词“茂腾腾”、“咝溜溜”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高粱地”是人物背景。舞台设计这样的背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③段运用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腰鼓“呆呆地”,这里运用的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信息匹配:(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