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

(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
(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3)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 _________ (可多选)。
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
(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3)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 _________ (可多选)。
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选择题- (共20题)
2.
科研人员在云南省高黎贡山确认了一新物种,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目前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生活在该山区的所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构成一个
A.生物圈 | B.生态系统 | C.群落 | D.种群 |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的土地沙化,能通过草场的自动调节快速恢复原样 |
C.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
D.建立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
4.
如果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那么( )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越容易被破坏;⑥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越容易被破坏;⑥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⑥ | D.②④⑤ |
7.
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如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
8.
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罩的草地反而生产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昆虫过多 | B.鸟类减少 |
C.光线不足 | D.食物链被破坏 |
9.
某科学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165 | 32 | 5 |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丙→甲→乙 |
D.甲→丙→乙 |
10.
超级细菌是指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能让抗生素失效造成人体严重感染。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超级细菌对多数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是抗生素不断选择的结果 |
B.细菌中原来就存在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个体 |
C.抗生素的选择和细菌的变异都是定向的 |
D.新品种抗生素的使用会影响超级细菌的进化 |
11.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地层发现了鱼类化石,在B地层发现了海象化石,因此可知B层比A层新近 |
B.由细胞色素C差异可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
C.同源器官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D.新近地层中生物结构一定是复杂的 |
12.
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
13.
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
14.
如图是米勒实验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中CH4、NH3、H2O、H2四种气体用于横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
B.火花放电横拟闪电 |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
15.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
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 |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16.
下列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发展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 |
B.人口膨胀对生物圈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
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 |
D.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
17.
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台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
19.
下列依据与“星云说”的提出有关的是( )
A.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不一致 |
B.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
C.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正圆形的 |
D.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
20.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 B.地幔-地核-地壳 |
C.地壳-地幔-地核 | D.地壳-地核-地幔 |
3.填空题- (共8题)
22.
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_____。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降低。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_____。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降低。
23.
2017年5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相关材料: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CO2+10H2O)
相关材料: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24.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现象,是长期的_____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的。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现象,是长期的_____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的。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的作用。
26.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现象,在生物学中,桦尺蛾的体色称为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填字母)的结果。
(3)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_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4)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_____;在斗争中,具有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区 | |||
深色蛾 | 浅色蛾 | 深色蛾 | 浅色蛾 |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现象,在生物学中,桦尺蛾的体色称为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填字母)的结果。
A.人工选择 |
B.自然选择 |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
D.动物聪明的表现 |
(4)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_____;在斗争中,具有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27.
0.7亿年前至今,地球在新生代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等许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而_____动物和_____植物也正是在那个地质年代大量出现。
29.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
(3)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
(3)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