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下方以恒定的速度上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求:(g取10牛/千克)

(1)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该石料的体积?
(3)该石料的密度。

(1)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该石料的体积?
(3)该石料的密度。
2.
如图所示,没有水玻璃水槽中一正方体木块,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在注水过程中,浮力是如何变化的,请在坐标中画出大致的图像,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





2.选择题- (共21题)
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
B.将100g 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
C.常温下将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D.从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
6.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7.
用下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
8.
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①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①④⑤ | D.②①③④⑤ |
9.
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
10.
将一半径为R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下图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1.
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 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 B.A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
C.B,C 两球所受的重力不相等 | D.C 球的密度最大 |
12.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54N |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
13.
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A.F甲=F乙ρ甲>ρ乙 |
B.F甲=F乙ρ甲<ρ乙 |
C.F甲<F乙ρ甲<ρ乙 |
D.F甲<F乙ρ甲>ρ乙 |
14.
在分析"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船体是上浮了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这个问题时,有下面几句话:①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会漂浮在液面上②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不变③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上浮一些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⑤轮船排开较小体积的海水就可获得所需浮力。其正确分析过程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④⑤①③ | C.②④①⑤③ | D.①②④⑤③ |
15.
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人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


A.F1>F2p1>p2 | B.F1=F2p1>p2 |
C.F1<F2p1=p2 | D.F1=F2p1=p2 |
16.
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 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
17.
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沉在水槽的底部 |
B.悬浮在原位置 |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
18.
如图,在水中有一支试管处于悬浮状态,现用细棒在试管上端轻轻往下按一下,则( )


A.试管将下沉,最后沉底 | B.试管将上浮,最后漂浮 |
C.试管先下沉,然后回到原来位置 | D.试管先下沉,接着在原来位置上下运动 |
21.
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
3.填空题- (共6题)
24.
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D_____.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_____,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_____.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D_____.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_____,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_____.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25.
填空:(1)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水倒出1/5,余下蔗糖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一杯食盐溶液,上层的质量分数为l0%,则下层的质量分数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将90℃时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铜溶液降温到10℃(无晶体析出),此时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一杯食盐溶液,上层的质量分数为l0%,则下层的质量分数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将90℃时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铜溶液降温到10℃(无晶体析出),此时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6.
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医院里常用溶质 质量分数为 5%的双氧水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现有 30%的高浓度双氧水 500mL(密 度为 1.1g/cm3)。
(1)这 500mL 双氧水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为多少? ________
(2)需要加多少克水可将这些 30%的高浓度双氧水配制成 5%的双氧水溶液(密度近似为 水的密度)? ________
(1)这 500mL 双氧水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为多少? ________
(2)需要加多少克水可将这些 30%的高浓度双氧水配制成 5%的双氧水溶液(密度近似为 水的密度)? ________
2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填“淡水”或“海水”)。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填“淡水”或“海水”)。
28.
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