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126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1/25

1.简答题(共2题)

1.
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体积为2米3,高5米,密度0.9×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未向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多大?___   
(2)未向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强为多大?___   
(3)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2米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___
2.
小明有一正方体金属块,他想知道该金属块的密度,于是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g取10N/Kg) 
 
(1)金属块的质量;____
(2)金属块受到的最大浮力;____
(3)金属块的体积;____
(4)金属块的密度。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选择题(共6题)

3.
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FF B.FF C.F=F D.FF
4.
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海中下潜的“蛟龙”号B.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C.海上航行的“辽宁号”D.漂浮在太空的“天宫一号”
5.
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吸管吸牛奶B.吸尘器吸走灰尘C.吸盘吸附在墙壁上D.高压锅煮饭
6.
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A.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B.大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D.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差
7.
下列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③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④分别运用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得到的水,蒸馏法得到的水最为纯净;⑤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⑥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8.
“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学习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D.是一种繁殖行为,靠后天学习得来的

3.填空题(共4题)

9.
2018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世界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水上首飞。“鲲龙”AG600机身下半部分像船体,也能像船那样停于水面上,从而实现水上或陆地起飞。图乙为飞机起飞后的情景。飞机能在空中飞行,与机翼的特殊形状有密切的关系,从图中可知,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比下方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10.
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 ,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________(煤油的密度是0.8g/cm3,木球的密度是0.6g/cm3
11.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若将甲、乙放入水中,能漂浮的是________;将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则捆绑物体的状态是________(填“漂浮”、“下沉”或“悬浮”)
12.
如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法:用图像等方式将复杂的事物简化。如地球上水的运动过程可用“水循环示意图”表示,图中①表示为________。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________。   
A. 地下水补给湖水B. 水库C. 跨流域调水D. 海陆间大循环
(3)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