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126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1/26

1.简答题(共1题)

1.
2017年,我国多处地区发生强降雨,直接给沿江、沿海城市造成了大规模的洪涝,水位高于地面100---500mm,局部山区,水深达到1~2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图为受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城市,几名武警战士用冲锋舟护送受灾群众撤离。假设冲锋舟的质量为140千克,最大排水体积为0.74米3。试计算:(河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1)空冲锋舟漂浮在水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假设正常成年人的体重为500N,则正常使用该冲锋舟最多能托起多少个成年人?(假设人不浸入水中)

2.选择题(共6题)

2.
把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垂直浸入水中放置。将瓶子慢慢向上提起,当瓶子有一部分已从水中提起,但瓶口还没有离开水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中的水不流出,瓶子仍充满水
B.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C.瓶子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留在水面下的部分有水
D.无法确定瓶内是否有水
3.
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以下人体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气压变大引起的是()
A.从杭州地区到青藏高原后,人会产生头痛、耳鸣
B.在晴朗的天气,人的心情通常会变得比较舒畅
C.中医拔罐治疗时,人体相应部位皮肤出现充血变红
D.乘飞机升入高空时,耳朵会有堵塞或刺痛感
4.
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插入瓶塞中,瓶塞与瓶口及玻璃管之间密封良好,直玻璃管的下端套有一个小气球。当小科将装置从山下带到海拔较高的山上时,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  )
A.不会发生变化
B.鼓起一些
C.变瘪一些
D.先变瘪后鼓起
5.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6.
周末,小科与家人一起登上衢州天脊龙门附近的一座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水门尖”,她们感到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下明显低了很多。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季风
7.
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结晶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3.填空题(共8题)

8.
如图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瓶口处有一可自由出入的小纸片。在瓶口处从上往下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片将会________(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你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________。
9.
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则小球在水中处于_______状态,小球的密度为_______ kg/m3。(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ρ=1.0×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
10.
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
(1)d是测量_______。
(2)设图a、b、c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步骤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表示为_______。
(3)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以验证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
11.
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已于4月26日正式下水,在向船坞(用以停泊、建造或检修船只的建筑设施,有控制水位高低的设备)注水使航母浮起的过程中,航母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在拖曳牵引下航母移出船坞后继续在水中前行的过程中,航母所受浮力将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善于观察的小雨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以下有关气体压强的现象:
(1)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2)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他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由此他提出了以下假设:
①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为验证假设①,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取一根长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第二步: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下表面的位置与原来标记位置重合为止;
第三步: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发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需要注入的水银柱也越长。
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由上述实验操作可知,在_____一定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___而增大;
(2)在实验中一定质量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是由_______来显示的。
13.
如图甲所示是一把阴阳壶,中间被隔为互相独立的两半,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来的是_______液体,另一液体倒不出来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的作用。
14.
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 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重力。
15.
如下图所示,图甲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层_______(填字母);
(2)B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
(3)请在图乙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