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

(1)该物质在 4 min 到 9 min 这段时间内___(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温度为 51 ℃ 时,该物质处于___(填“固”或“液”)态。
(3)该物质的熔点与表中的____熔点相同。

(1)该物质在 4 min 到 9 min 这段时间内___(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温度为 51 ℃ 时,该物质处于___(填“固”或“液”)态。
(3)该物质的熔点与表中的____熔点相同。
物质 | 熔点/ ℃ (在标准大气压下) | 物质 | 熔点/ ℃ (在标准大气压下) |
金 | 1061 | 海波 | 48 |
银 | 962 | 冰 | 0 |
铜 | 1083 | 钨 | 3410 |
2.
表中列出了一些物质的熔点,请回答问题。

(1)- 20 ℃ 的煤油呈________________态。
(2)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其原因是____
(3)能否用铁锅来熔化铝块?___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北方某地室外气温可达-50 ℃ ,此地气象站冬天使用的温度计
是___(填“酒精”“煤油”或“水银”)温度计。

(1)- 20 ℃ 的煤油呈________________态。
(2)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其原因是____
(3)能否用铁锅来熔化铝块?___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北方某地室外气温可达-50 ℃ ,此地气象站冬天使用的温度计
是___(填“酒精”“煤油”或“水银”)温度计。
2.选择题- (共8题)
3.
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
4.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 1984 年 11 月 20 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达-88.3 ℃ 。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 B.凝固点较高 | C.沸点较低 | D.沸点较高 |
5.
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冰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成因是()
A.豆腐冷缩而形成的 |
B.豆腐膨胀而形成的 |
C.冰箱中的冰霜进人豆腐而形成的 |
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 |
6.
关于熔化和凝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固体都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 |
B.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
C.水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
D.把正在熔化的冰放进 0 ℃ 的房间,冰还能继续熔化 |
7.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 B.全部熔化 |
C.一点儿都没熔化 | D.无法确定 |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夏天吃冰棒感到凉爽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
B.铸造车间里,铁水浇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 |
C.夏天卖海货的人,在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美观 |
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
3.填空题- (共3题)
12.
如图是“探究冰、蜡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具有这种熔化特点的固体叫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