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用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cm2。(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_____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_____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2.选择题- (共21题)
3.
如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可能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正确的( )
选项 | 患者症状表现 | 病因 |
A |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B |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 胰岛素分泌不足 |
C |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D |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A.A | B.B | C.C | D.D |
4.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5.
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
B.醡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
6.
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100 |
甲溶解度/克 | 0.173 | 0.165 | 0.121 | 0.076 |
乙溶解度/克 | 13.3 | 31.6 | 63.9 | 246 |
A.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
B.10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
C.20 ℃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20 ℃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
7.
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②中称取食盐为 5g,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 |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
9.
今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质量”。保护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们还要合理利用好水资源。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对水的净化,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来进行。请在上述步骤中,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④② | C.③④①② | D.③①④② |
10.
消毒液用途比较广泛,使用消毒液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否则危害很大,不如不用。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根据说明书(如右图)配制消毒液,下列肯定不需要仪器是( )








A.天平 | B.量筒 | C.烧杯 | D.玻璃棒 |
11.
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 B.水 | C.腐殖质 | D.矿物质 |
12.
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
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
B.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
C.●不做定向移动,![]() |
D.●不做定向移动,![]() |
13.
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倒过来,这时水已经停止沸腾。然后把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这时瓶内的水就又重新沸腾起来了。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
B.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
C.瓶内的气压变小,所以水再次沸腾 |
D.瓶内的气压变大,所以水再次沸腾 |
14.
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
15.
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的底面积200cm2,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
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 |
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 |
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 |
16.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如果被测电阻大约为80Ω,选用的电源电压为1.5V,选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6A,对于电流表和电源电压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选择错误,因此会烧坏电源 |
B.电流表量程不合适,因此电流表无示数 |
C.电源电压选择不当,电路中电流过小,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读数误差大 |
D.电流表量程选择错误,读数误差较大 |
1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 )


A.甲接入电流表,乙接入电压表 |
B.甲、乙均接入电流表 |
C.甲、乙均接入电压表 |
D.甲接入电压表,乙接入电流表 |
18.
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器电路。电热丝、指示灯、开关构成串联电路,接在电源上,已知该电路中有一个元件断路,有一个元件短路,但不知道是哪两个元件有故障。今用一个校验电灯分别并联接入某电路两端,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

根据表格内容可判断( )
校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校验电灯接入点 | a、f | a、b | c、d | e、f | a、d | c、f |
较验电灯发光情况 | 正常发光 | 不发光 | 亮度较暗 | 不发光 | 亮度较暗 | 正常发光 |

根据表格内容可判断( )
A.指示灯断路,开关短路 |
B.指示灯断路,电热丝短路 |
C.电热丝断路,开关短路 |
D.开关断路,指示灯短路 |
19.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
20.
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 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 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 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1、F2、F3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2>F3>F1 | B.F1>F3>F2![]() | C.F3>F1>F2![]() | D.F3>F2>F1 |
21.
如图,电源电压和电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电灯L的亮度变暗 |
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
23.
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翻过来,这时水已经停止沸腾。然后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这时瓶内的水就又重新沸腾起来了。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
B.瓶内的气压变大,水的沸点升高,所以水再次沸腾 |
C.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
D.瓶内的气压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再次沸腾 |
3.填空题- (共10题)
24.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10摩/升,当生长素浓度超过_______摩/升时,就会抑制生长。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__,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__________植物生长。
(1)图中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10摩/升,当生长素浓度超过_______摩/升时,就会抑制生长。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__,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__________植物生长。
25.
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1)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_____)
(2)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实现,当手指偶然被针刺,往往是现缩手,后赶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功能,但是当医生用采血针刺破病人手指皮肤时,病人并不缩手,则说明了_________。
(1)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_____)
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 B.脚被钉刺,皮破血流 |
C.碰触含羞草,含羞草叶柄立即合拢下垂 | D.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
26.
研究人员先给甲口服某激素,给乙注射同种同量的激素,然后测试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值,并绘制成曲线图(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产生这种激素的部位是_________。
(2)乙注射这种激素后,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两曲线,表明糖尿病患者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进行治疗。

(1)人体内产生这种激素的部位是_________。
(2)乙注射这种激素后,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两曲线,表明糖尿病患者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进行治疗。
27.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如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1)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___。(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

如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1)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___。(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
28.
垂钓时,我们需要利用浮标。当鱼触碰、吞食饵钩时,饵钩的位置会发生变动,这种变动马上通过钓线传至浮标。浮标能够漂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标的密度____(选填“大 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假如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即 g=5N/kg,想一想,浮标在水的位置将____(“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30.
如图甲所示的连通器,当阀门K关闭时,C. D两竖直细玻璃管中液面相平。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比较C. 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_管中的水面较高。如图乙是一只潜水艇模型,为使潜水艇模型从图中位置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____(选填“吹气”或“抽气”)。

31.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大学两位研究生设计出“都市蚂蚁”概念车(如图所示),荣获全国汽车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项,该车表似蚂蚁,小巧实用,质量仅有400kg,总体积0.75m3,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200cm3,标准乘载100kg.请解答标准乘载时的下列问题(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都市蚂蚁”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技社团的同学想将此车改造成“水陆两栖蚂蚁车”,若该车密封良好,请通过计算判断它能否浮在水面上?__________若能,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___

(1)“都市蚂蚁”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技社团的同学想将此车改造成“水陆两栖蚂蚁车”,若该车密封良好,请通过计算判断它能否浮在水面上?__________若能,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__________
32.
学习了电学相关知识后,学校举办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利用电流表或电压表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秤。如图是小红设计的电子秤原理图,其中E为干电池(2节);A是电流表(电子秤示数表盘);R0是定值电阻(5Ω);R是一根长为6cm阻值为15Ω的均匀电阻丝。C是一根弹簧,其所受压力F与压缩量△L的关系如图所示(塑料盘的重力不计,g取10N/kg,制作时,调整弹簧的长度,使之不称重物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丝的a端。

(1)该电子秤的最大称量是________;
(2)当电流表的指针指在0.3A处时,所称重物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案的二处最大不足是_____;并画出你设计的原理电路图。_____

(1)该电子秤的最大称量是________;
(2)当电流表的指针指在0.3A处时,所称重物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案的二处最大不足是_____;并画出你设计的原理电路图。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