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自主练习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109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江全长1532 7公里,发愿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成新区(位置见下图)。西成新区是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将建成“核心板块吏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现代田园城市。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有利作用。
(2)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3)分析西成新区设立的区位优势条件。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材料二:“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
(1)指出图中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试推断说出“三江源”地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三江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
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__________(选填一个数码即可),并简要说明理由。
3.
2017午,《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乙______,丙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A.B.两省区的序号,填入表格。
①绿洲灌溉农业②白山黑水③高原湿地、④坎儿井⑤外向型经济 ⑥林海雪原
省区
序号
A
 
B
 
 
(3)说出图二所示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指出该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C省区带来哪些好处。
4.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已成为我国继西部大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对照图甲,说明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
(2)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请你为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3)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图乙分析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5.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某一时期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此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形成图中A地和B地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小题3】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C.城市都沿河分布;水陆交通便利
D.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6.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美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充足
C.丙所在的河段,从未出现过凌汛现象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小题2】关于图中河流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B.水量和含沙量大
C.流出源地后水量逐渐减少D.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小题3】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⑧B.②④⑤C.④⑦⑧D.②⑤⑥
7.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纬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⑥的坐标为
A.(20°E,60°S)B.(、20°W,60°S)C.(20°W,60°N)D.(20°E,60°N)
【小题2】②在③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小题3】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A.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B.一直向正东方飞行
C.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D.一直向正西方飞行
8.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村庄多明清建筑,是重要的旅游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干流的主体流向正确的是
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
【小题2】图中ABCD四地中能完整地看到甲村庄全貌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小题3】下列不属于图中山塘水库的主要作用的是
A.可减轻河流洪水泛滥时对聚落的危害B.可作为重要旅游景观
C.可为甲村庄提供清洁稳定的水源D.可阻挡滑坡体进入河道,保证河流的通畅、
9.
下图示意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小题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
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四川盆地的中江县觉慧村是个以制作“中江挂面”出名的小山村。中江挂面主要是“手工制作、天然晾晒”,需要较好的天气条件。自明清时期开始,家家户户手工制作挂面,天然晾晒,挂面细如丝。口感与营养俱佳。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西的最佳时期。历史上全盛时期,挂面作坊林立,产量很大。销往鄂、湘等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处稻食文化区的中江县觉慧村,被称为“挂面村”的主要原因是( )
A.盛产小麦B.饮食习惯C.历史原因D.气候原因
【小题2】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销量大,适逢销售旺季B.原材料丰富,水质最好
C.光照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小D.劳动力丰富,空闲时间多
【小题3】历史上全盛时期,觉慧村“中江挂面”销往鄂、湘依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A.内河航运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海洋运输
11.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制约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瓶颈是
A.土壤B.光照C.水分D.热量
【小题3】【小题4】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B.增强市场竞争力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12.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3.
下图所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小题2】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小题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D.太阳能、风能、煤炭
14.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小题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3.选择题(共1题)

15.

   Arctic fox(北极狐) is a kind of small fox that lives in the Arctic. It grows about 50 centimeters long, not including its tail, 30 centimeters tall and weighs from 3 to 7 kilos.
   The Arctic foxes are white or blue in color. The white ones are white in winter, but grey-brown in summer. The blue ones are blue-grey all year round. The Arctic foxes have long, thick hair that is called fur. And the long fur covers their whole bodies, including both their cat eyes and rabbit feet, to keep them warm in the low temperature in the Arctic.
   The Arctic foxes feed mainly on birds, birds' eggs and other small animals. Teamwork is the way they look for food, and they don't like to do that alone.
   Baby Arctic foxes are very lovely. They don't open their eyes until a week after their birth.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their parents offer them food. They begin to look for food on their own when they are about six months old. The next year they can live alone.
   Today, the number of the Arctic foxes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because people kill them for their fur to make beautiful coats for money.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protect the Arctic foxe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