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107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人口规模

 

材料二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总结目前中国人口问题是什么?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总结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特点。
2.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赣州古城和该城地下排水沟示意图。赣州古城位于赣江上游,建城有1000余年历史,古代是赣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1)据图说明赣州古城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2)近年来随着赣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周边区域的人口大量迁移至此,同时给古城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3.
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划在该城镇建设一个微电子工业基地,最适合布局在A~E地之间的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
(2)计划在B、D、E、F中选择一处作为钢铁厂的建设用地,________地最理想,理由是________。
(3)把化工厂布局在该城市的B地是否合理?为什么?
4.
下图为华中地区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B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
(3)该城市计划在C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电子工业为主)。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

2.单选题(共14题)

5.

   我国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与此同时,人口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读我国2010-204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图(左图)和我国甲区域近25年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占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的比例图(右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导致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出现如图中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移B.教育水平C.医疗水平D.环境质量
【小题2】左图中反映的现象可能会带来该区域( )
A.城乡协调发展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土地资源浪费D.农村老龄化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小题3】右图反映出甲地区人口出生率陡降始于( )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10年代
6.
读某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小题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小题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8.
读“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
【小题2】宁夏南部地区,做法可行的有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9.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小题1】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小题2】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10.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 )
①人口增长势头过快  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③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11.
下图示意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国内人口迁移情况,箭头表示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A国许多老年人从东北地区向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小题2】B,C,D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
A.日本、美国、中国B.俄罗斯、中国、美国
C.日本、俄罗斯、中国D.俄罗斯、日本、美国
12.
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小题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13.
读图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
【小题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14.
下面为我国两城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①地形和河流、②水陆交通便利
B.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平坦
C.①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D.①②都是水陆交通便利
【小题2】②城市开发滨海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 ③土地价格较高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好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④⑤
15.
下图为某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人口密度昼夜变化最大B.乙区人口密度高,交通条件最差
C.丙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D.丁区土地价格低,是商业区的最佳区位
【小题2】可能造成图中A地地价低的原因是(    )
A.距离市中心远B.有铁路穿过噪音大
C.靠近文化教育用地D.位于城市干道交汇处
16.
下图是上海市不同年份的用地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变化能直接体现出的是(  )
A.上海市的农业用地比重减少
B.上海市的人口越来越多
C.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D.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合理
【小题2】随着上海市用地面积的扩大,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岛效应减弱B.图示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C.湿地面积减少D.农业用地面积增多
【小题3】图中河流对于上海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提供水源和运输功能B.容纳和吸收部分污染物
C.形成独特城市景观D.城市湿地,改变城市局部气候
17.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米2)。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B.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小题2】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B.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
18.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小题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