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小题1】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小题2】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06 11:0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但是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却相对有限。下图为我国2016年全国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
A.农村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B.城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C.40~50岁之间的比重大
D.农村目标人群小于城镇
【小题2】导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目标人群妇女总数少
B.目标人群年龄结构偏老
C.目标人群文化水平高
D.目标人群压力大收入低
同类题2
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陕西省①地区(关中平原)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D.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小题2】从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陕西省1982~2010年的近三十年来
A.人口自然增长变快,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
C.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劳动力资源不足
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
【小题3】陕西省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秦腔
D.越剧
同类题3
有学者提出影响人口增长的“左手”和“右手”理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手”和“右手”理论中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出生率低
B.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人口数量少
【小题2】我国面对现代社会“右手”理论带来的人口问题,应该
A.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适当延迟退休
B.产业升级,避免对劳动力依赖
C.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D.全面开放,大量吸纳国际移民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市近10年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各圈层人口数量的变化判断,中圈层主要布局的功能区为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市中圈面积大于内圈.
B.图中净增减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内圈
C.图中净增减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圈
D.该市已呈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同类题5
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10年人口增长(%)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小题2】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小题3】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