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107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综合题(共3题)

1.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2)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自然原因。
2.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地中海东部的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下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说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

材料二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该地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监测,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1)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简析塑料地膜对该区域棉花生长的不利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4.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小题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小题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下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国中人口增长属于典型的“高—低—高”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四国中
A.甲国人口老龄化加剧B.乙国劳动力比重增加
C.丙国人口规模会缩小D.丁国出生性别比失衡
6.

   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变化的城市化模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
A.实施二孩政策B.加大教育投入
C.疏散城市职能D.完善养老保障
【小题2】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开始的时间是( )
A.甲B.乙C.丙D.丁
7.
下图中的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正值为迁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甲、丙B.乙、丁C.丙、丁D.甲、丁
【小题2】如果甲、乙、丙、丁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B.美国、德国、阿根廷、匈牙利
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小题3】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人口变动情形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8.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9.
下表为我国1985—2010年主要人口迁入地的人口迁入率(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迁入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和增长趋势,主要的原因是( )
A.教育、医疗等优势突出,薪资水平高B.交通发达,便于人员往来
C.政策优势突出,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D.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居住
【小题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2005—2010年,上海市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
B.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表现为明显的“向海型”
C.大量人口的迁入必定会加剧新疆的环境危机
D.人口迁入率波动由小到大为新疆、广东、上海
【小题3】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最适合推广“生态移民”政策的是( )
A.北京B.上海C.新疆D.天津
10.

   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10%作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志。上海市老龄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下表为1990—2010年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统计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0—2010年,上海市老龄化率(  )
A.城郊差距呈现扩大趋势B.中心城区逐渐下降
C.中心城区总体低于郊区D.城市郊区持续下降
【小题2】2000—2010年,上海城市郊区老龄化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自然增长率下降B.劳动力的空间转移
C.平均寿命的延长D.“全面二孩”政策
11.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小题2】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12.

   下图中,图甲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a、b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乙、图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公交枢纽
【小题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
A.M、N方向皆为郊外B.M、N方向皆近商业区
C.M方向近市中心D.N方向近旅游区
1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乙城市和丙城市的服务范围
B.乙城市是图示区域等级最低的城市
C.丙城市很多商店的专业性较乙城市强
D.丙城市产品的档次最高,种类最多
【小题2】甲城市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最有可能统计的是地租等值线中的(  )
A.a、b间的区域B.b、c间的区域
C.d区域D.c以外的区域
14.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15.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咖啡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
【小题2】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交通B.科技C.政策D.市场
16.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小题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3.选择题(共1题)

17.

在学习“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这一主题时,某同学制作了下列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