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左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右图)

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小题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有些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省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小题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小题3】分析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左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右图)

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小题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有些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省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小题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小题3】分析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2.
竹子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生长快,生物量大,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竹子在中国更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着悠久的种竹、用竹、吃竹、咏竹的历史,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竹子有如此浓重的情愫。(24分)
材料一亚太竹区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主要产竹国竹类种数对比图(图1)及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对比图(图2)

材料三、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还能“攻城略地”。
(1)读亚太竹区分布图,判定出竹子主要的生长习性。(6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原因。(12分)
(3)江西宜丰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发达,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说出其担忧的原因。(6分)
材料一亚太竹区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主要产竹国竹类种数对比图(图1)及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对比图(图2)

材料三、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还能“攻城略地”。
(1)读亚太竹区分布图,判定出竹子主要的生长习性。(6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原因。(12分)
(3)江西宜丰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发达,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说出其担忧的原因。(6分)
2.单选题- (共16题)
3.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小题2】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小题1】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 B.B国 | C.C国 | D.D国 |
A.A国 | B.B国 | C.C国 | D.D国 |
4.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小题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小题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5.
该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问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小题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6.
下图为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的分别是( )
【小题2】曲线③代表人口迁移现象,在下列城市中体现最明显的是( )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的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④③ |
A.伦教 | B.巴西利亚 |
C.新德里 | D.乌兰巴托 |
7.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8.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9.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以及国内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 |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
11.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小题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A.居住人口减少 | B.城市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 D.城区不断扩大 |
12.
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时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城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小题2】如果r城是s城的卫星城,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1】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a | B.b | C.c | D.d |
A.提高卫星城的城市等级 | B.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 |
C.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 | D.改善卫星城的生态环境 |
13.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


A.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
B.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
C.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
14.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小题。

【小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小题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太湖平原 | C.华北平原 | D.松嫩平原 |
A.市场需求 | B.生产经验 | C.自然条件 | D.国家政策 |
15.
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小题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土壤条件 |
16.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

【小题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小题2】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小题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3~4月 | B.7~8月 |
C.10~11月 | D.12月~次年1月 |
A.地广人稀和市场广阔 | 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
17.
下面四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草类茂盛,光热不足 |
B.乙地——土壤肥沃,水热适宜 |
C.丙地——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广大 |
D.丁地——地势平坦,水网稠密 |
A.甲地——粮食商品率高 | B.乙地——机械化水平低 |
C.丙地——水利工程量大 | D.丁地——市场适应性强 |
18.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知该市
【小题2】可推测该市

【小题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
3.选择题- (共5题)
19.
化学物质王国中举行节日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步反应生成),以形成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循环接龙.
请你将下列八位队员:①Ca(OH)2 ②Cu ③CaO ④CO ⑤CaCl2 ⑥CuO ⑦CO2 ⑧CaCO3平均分成红、蓝两队.游戏规定,物质⑤任红队的队长,物质⑦任蓝队的队长,且红、蓝两队的队长均处于甲的位置,两队分别形成循环接龙.
请回答:
(1)红队乙的化学式 {#blank#}1{#/blank#} .
(2)红队中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blank#}2{#/blank#} .
(3)蓝队队员依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是⑦ {#blank#}3{#/blank#} (填序号).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化学变化中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