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5-07 11:29: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乙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5分)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同类题2
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土壤的差异
D.热量的差异
同类题3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对不同 地区的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阅读右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水源
同类题4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丙为图甲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10分)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10分)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并分析应采取的措施。(8分)
(4)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9分)
同类题5
下图为甲、 乙、丙三地农业资料比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古巴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D.甲——我国城郊乳畜业
【小题2】下列属于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多汁牧草分布和市场广阔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