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小题1】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º~10ºN盛行下沉气流 |
B.10ºN~20ºN盛行东南风 |
C.20ºN~30ºN盛行西北风 |
D.30ºN~40ºN盛行西南风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

【小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
B.极地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副热带高气压带 |
A.![]() | B.![]() |
C.![]() | D.![]() |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下沉 干燥 | B.上升 湿润 |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A.位置相对固定 |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 |
C.天气状况单一 | D.气温年较差大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小题1】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赤道低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 B.干冷的中纬西风 |
C.干冷的极地东风 | D.冷湿的极地东风 |

【小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30°~40°盛行西南风 | B.10°~20°盛行东南风 |
C.20°~30°盛行西北风 | D.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
3.选择题- (共2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清政府行政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在中央,裁汰胥吏差役,归并、裁撤部分机构。在地方,裁撤河东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和滇、卾、粤三省巡抚。同时,创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改总理各国事务衍门为外务部。1906年9月,成立“编制馆”编纂官制,拟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司立法之责;裁汰军机处,设十一部,掌行政之事;司法之权则专属法部。守旧势力拼死反对。11月,西大后命令“军机处一切规则,著照旧行”。同时,改组中央各部,凡十一部,1907年7月,清政府谕准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将“财政及兵马之事权,慈收回于中央政府”。遭大部分督抚反对而收效甚徽。9月,清政府下谕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11月,又令各省哥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1910年,资政院成立。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采取君主立宪之制”,裁汰军机处等旧机构,原十一部调整为十部;组织首届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蒙贵族占9名,其中皇族5名,被称为皇族内阁。不到半年武昌首义爆发。其后又不到半年,清王室主动下诏退位,清王朝宣告灭亡。
——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