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化考点专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908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下左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下右图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3分)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填写序号)(3分)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5分)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3分)

2.单选题(共15题)

2.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绿地面积B.建筑物面积C.工业化程度D.人口数量
【小题2】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热岛效应现象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B.②时期
C.③时期D.④时期
【小题2】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4.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
A.甲、丁B.乙、丁
C.乙、丙D.甲、丙
【小题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5.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小题2】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B.天气状况C.建筑物密度D.交通通
6.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小题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
7.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小题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
8.

   据报道,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整体或部分从市中心迁入北京市东南距市中心30公里的通州区,届时通州区将成为北京政务新区,一些即将迁入的人员对此举表示担忧。

根据报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的首要目的是
A.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B.缓解北京东郊的交通拥堵
C.缩小城市内部经济水平差异D.减少北京非首都功能
【小题2】为了解决迁入人员的后顾之忧,可在通州区
①优化交通网络,改善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  ② 大力引进工业,产城融合,增加就业岗位
③配置优于中心城区的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   ④提高教育、医疗、餐饮、文化等服务水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某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市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
B.2000年~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东南
C.造成该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新区开发
D.造成该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旧城改造
【小题2】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该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
10.
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山东城镇化率目标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山东省
A.2011~2015年间城镇化速度快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B.2015~2020年间城镇化速度慢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C.2011~2015年间净增的户籍人口多于2015~2020年间
D.2015~2020年间净增的常住人口多于2011~2015年间
【小题2】目前,山东省城市人口的变化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优化产业结构B.加强区际联系
C.缓解交通压力D.保护生态环境
11.

   下表为“我国三大城市群部分资料统计表”,下图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

面积(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人均GDP(元)

京津冀

18.25

8379

60

47262

长三角

10.99

10763

70

65665

珠三角

5.56

5631

83

67121

 

 
【小题1】由表可知,三大城市群中
A.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珠三角B.城市人口最少的是京津冀
C.GDP占全国比重最大的是长三角D.单位面积城市人口最多的是珠三角
【小题2】目前,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有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逆城市化日益显著
C.城市新区不断涌现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小题3】当前,三大城市群面临的共性问题有
A.基础设施承压过大B.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C.产业转型较为缓慢D.国内经济发展腹地偏小
12.
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小题1】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A.缓解交通拥堵B.吸引外来游客
C.倡导低碳出行D.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小题2】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
A.地铁站口B.学校、医院C.高架路口D.隧道口
13.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小题2】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B.乙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较高
C.甲时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14.
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以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已逐渐被各级政府列入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农村相比,城市易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加大河网密度B.交通发展缩小管网密度
C.水循环中调蓄功能下降D.城市建筑物和绿地增多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根治城市环境污染B.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C.减轻城市交通压力D.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15.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小题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
16.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题。

【小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小题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3.选择题(共8题)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选择合适的应答语(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化学变化中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20.南极洲周围的大洋,按地球自转的方向依次是(    )
21.南极洲周围的大洋,按地球自转的方向依次是(    )
22.使用容量瓶配置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用天平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时,仰视刻度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23.使用容量瓶配置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用天平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时,仰视刻度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24.使用容量瓶配置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用天平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时,仰视刻度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