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8812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享有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材料二 橡胶林——绿色沙漠。西双版纳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 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胶林具有独占性,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

材料三 下图为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植物王国”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结合二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前后气候的变化。
2.
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被其切断的全球气压带是___________。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易出现______(灾害性天气),长江干流处于________(丰水、枯水)期。
(3)此时D地盛行_______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再过半年,D地又盛行______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图示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______(顺、逆)时针方向流动。

2.单选题(共12题)

3.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4.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 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 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时光好似流水飞快,转眼已是2016年7月15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今天,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小题2】暑假期间,长沙昼夜长短及变化特点是(   )
A.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B.昼长夜短,昼越来越短
C.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D.昼长夜短,夜越来越长
6.
下图是某市(29°N,116°E)某楼盘平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面积、户型、楼层(5层以上)等都相同的情况下,从居住条件方面考虑,房价最高的可能是
A.AB.BC.CD.D
【小题2】该楼盘每栋房屋均为25层(层高为3米,无架空层),楼间距为30米,B栋15层某业主家一年中正午不能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大约为
A.2个月B.4个月C.6个月D.8个月
7.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8.
下列地区的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的是 (    )
①东亚季风气候 ②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④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
A.①B.②C.③D.④
9.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1洱海的成因是
A.人T筑湖B.火山口积水
C.断层凹陷D.滑坡堰塞
【小题2】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A.山体崩塌形成B.洪积一冲积扇
C.现代冰川堆碛D.洱海侵蚀平原
10.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
C.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小题2】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②③D.③④
【小题3】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导致其自然植被的覆盖也有很大差异。图中A地、B地和C地的植被特征,反映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1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人口增长阶段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小题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12.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B.土壤C.交通D.科技
13.
酱油是我国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下图所示为广式优质酱油生产过程。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黄豆(又叫大豆)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可种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期以来,福建、广东地区成为国内知名酱油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水源充足B.纬度较低,光热充足
C.科技发达,人才众多D.政策优惠,市场广阔
【小题2】广东地区酱油厂多数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大豆病虫害少,品质高B.利用河运输往广东,成本低
C.我国南方地区无法种植大豆D.东北生长周期长复种指数高
14.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