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 ,B ;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 锋,③、④之间为 锋。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地;为 风;甲地风力比乙地 ,原因是 。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 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 地。
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 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未来几天④处天气变化是 。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 ,B ;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 锋,③、④之间为 锋。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地;为 风;甲地风力比乙地 ,原因是 。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 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 地。
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 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未来几天④处天气变化是 。
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丙、丁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处,乙、丁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①、②、③按性质(填寒、暖流)分别属于 、 、 。若此海区为太平洋,则洋流①的名称是 ,洋流②的名称是 ,洋流③的名称是 。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④表示 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表物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丁表示 岩,①表示 作用,③表示 作用。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丙、丁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处,乙、丁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①、②、③按性质(填寒、暖流)分别属于 、 、 。若此海区为太平洋,则洋流①的名称是 ,洋流②的名称是 ,洋流③的名称是 。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④表示 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表物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丁表示 岩,①表示 作用,③表示 作用。
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 、 。
(2)一般情况,背斜在地貌上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此时,背斜在地貌上形成 ,原是 。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将图中②、④标上箭头,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④ ,图中还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

(1)A、B、C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 、 。
(2)一般情况,背斜在地貌上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此时,背斜在地貌上形成 ,原是 。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将图中②、④标上箭头,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④ ,图中还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
2.单选题- (共20题)
4.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表示( )
【小题2】岩石圈位于( )

【小题1】图中①表示( )
A.地幔 | B.地壳 | C.地核 | D.软流层 |
A.①顶部 | B.②的全部 |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 D.③外部 |
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小题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

【小题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华山 | D.泰山 |
10.
读“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小题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常年受C风带控制,且分布在纬度40-6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甲、乙、丙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无法判断 |
A.甲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
B.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C.丙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
12.
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发展趋势是()
【小题2】以下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发展趋势是()
A.持续下降 | B.波动上升 |
C.无法判断 | D.保持平稳 |
A.海平面上升 |
B.整个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
C.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发生变化 |
D.臭氧层“空洞”扩大 |
13.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小题1】图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A | B.B | C.C | D.D |
A.大气逆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地面辐射 | D.大气辐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