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
B.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C.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搬运地貌
D.河流地貌只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15 08:5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造成地震的原因主要是( )
A.人为活动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同类题2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根据多姿多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C.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小题2】若下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海浪沉积作用
D.冰川沉积作用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浩瀚沙漠
B.冷湿沼泽
C.温暖浅海
D.长寒苔原
【小题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块状山地
D.地堑
【小题3】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丙、丁是优良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D.乙受热变成丙
同类题4
下图为滇池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滇池地层岩石的主要作用是
A.喷发冷凝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重熔再生
【小题2】滇池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均为河流堆积地貌,试比较两者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____。
形态特征
分布规律
甲
乙
(2)如果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新疆中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那么甲处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如果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____ (A、B、C)处。
(3)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
A.断裂、褶皱、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沉积、侵蚀
C.侵蚀、褶皱、沉积、断裂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