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定结(藏语意为长在水中的地方)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
材料二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西藏虫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1%,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
材料三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定结湿地分布图。

(1)指出河流a段和c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描述定结湿地分布区的地势特征,并分析定结湿地的成因。
(3)简述掠夺性采挖虫草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定结(藏语意为长在水中的地方)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
材料二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西藏虫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1%,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
材料三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定结湿地分布图。

(1)指出河流a段和c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描述定结湿地分布区的地势特征,并分析定结湿地的成因。
(3)简述掠夺性采挖虫草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
2.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3)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3)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
(2)根据资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3)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
(2)根据资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3)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单选题- (共12题)
4.

【小题1】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
【小题2】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广东省肇庆市(112°27′E, 23°03′N)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每年国庆节前后,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
A.该山的东南 | B.该山的西南 |
C.该山的东北 | D.该山的西北 |
A.元旦前后 | B.我国植树节前后 |
C.五一劳动节 | D.我国教师节前后 |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甲河
【小题2】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观测发现,乙湖沿岸终年昼夜风向相反,若某游客在①处疗养,夜晚最可能的风向是

【小题1】图示甲河
A.结冰期长 | B.冬季含沙量较大 | C.有凌汛现象 | D.为外流河 |
A.围湖造田 | B.地壳抬升 | C.入湖河水减少 | D.人工围堰 |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6.
读下列四幅旅游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小题2】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小题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A.选择特定地点、适当距离仰观、置身其中仰观、品位文化内涵 |
B.远眺、低临水面、远距离俯瞰、仰观 |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远距离俯瞰、近距离揣摩 |
D.远处仰观、乘船近观、远眺、选择特定地点 |
A.侵蚀、沉积 | B.溶蚀、搬运 | C.搬运、沉积 | D.风化、侵蚀 |
7.
黑龙江省与浙江省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开展粮食产销合作,截至目前黑龙江已累计向浙江省输出粮食150多亿千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黑龙江省有大量粮食调出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该地区粮食单产低于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 ②机械化水平低
③农业科技投入较低 ④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动力少
【小题1】黑龙江省有大量粮食调出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 B.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
C.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 D.政策引导,杭州市场广阔 |
①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 ②机械化水平低
③农业科技投入较低 ④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动力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8.
下图为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及其农业空间布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阿拉善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小题1】影响图示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草场 | D.水分 |
A.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 | B.改造沙漠,增加耕地面积 |
C.植树造林,改善气候 | D.扩大粮棉种植,提升产量 |
9.
A. 草地减少—过度开垦 B. 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D. 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小题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小题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A. 草地减少—过度开垦 B. 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D. 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小题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河口海岸线后退 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④通航能力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小题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1.
有人用四句诗句概况我国某四省区特点——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上述四句诗句对应的省区四季变化相对不明显的是( )
【小题3】【小题4】下列邮票上的民居建筑与上述诗句②、④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5】【小题6】上题中,甲乙丙丁四地传统民居的取材和外形结构可以推知( )
【小题1】【小题2】上述四句诗句对应的省区四季变化相对不明显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A.甲丁 | B.乙丙 | C.丙丁 | D.乙丁 |
A.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 B.乙地地形平坦,草类茂盛 |
C.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 D.丁地气候湿热,台风频发 |
12.
下图为我国某大河上游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水库所在的河流最可能是
【小题2】该水库蓄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小题3】该水库每年4、5月份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小题1】该水库所在的河流最可能是
A.长江 | B.黄河 | C.淮河 | D.珠江 |
A.3月 | B.7月 | C.9月 | D.12月 |
A.旅游 | B.防洪 | C.防凌 | D.发电 |
13.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读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小题2】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小题3】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小题1】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经济欠发达 | B.气候条件差 |
C.地形地质复杂 | D.科技水平低 |
A.产业结构改善优化 | B.城市化阶段完成 |
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 D.工业化阶段完成 |
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 B.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
C.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 D.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
14.
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节的短线游亮点。另据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已投入使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钱塘江潮发生时,涛声似千军万马。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钱塘江潮之美属于( )
【小题2】若某一游客想在观光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 )
【小题3】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哪种现象对大桥的影响( )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钱塘江潮发生时,涛声似千军万马。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钱塘江潮之美属于( )
A.形象美 | B.色彩美 |
C.声音美 | D.朦胧美 |
A.选择观赏位置 | B.把握观赏时机 |
C.抓住景观特色 |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A.海啸 | B.赤潮 |
C.潮汐 | D.寒潮 |
15.


【小题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小题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小题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 | B.4、5月 | C.7、8月 | D.10、11月 |
A.落叶阔叶林之下 |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
A.气温的日变化 | B.气温的季节变化 |
C.降水的日变化 | D.降水的季节变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