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至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6分)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4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至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6分)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4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
2.单选题- (共14题)
2.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 )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
3.
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为纪念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该碑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A.是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
B.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
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
4.
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 ”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 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 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 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 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5.
据《宋会要辑稿》载,宋真宗乾兴元年,官府颁布公告:如有大批货物需要赊销者,买主必须寻找三五个有家产物力的人户作担保,并且立契约规定交付货款的期限;如果过期不付款,担保人必须照数赔付;倘若担保人并无家业,串通买主蒙骗卖主,严惩不贷。材料表明( )
A.宋代商业发展具有行政干预经济的特征 |
B.宋代商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相对宽松 |
C.宋代商业发展以商品货币自发调节为主 |
D.宋代商业发展以赊销为基本营销方式 |
6.
乾隆称;“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每遇1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皆以为民食计也”,“乃数年来,税免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且昂贵时或有加”。这段话表明当时 ( )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B.免税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剥削 |
C.粮食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 D.经营粮食的商人并没有受益 |
7.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美国 |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
8.
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 )
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 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
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
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 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
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9.
“英国上院——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1750年)对这段话的解读准确的是( )
A.“新基督教”信奉“因行称义”的信条 |
B.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重要构成 |
C.“贸易保护”是克伦威尔经济政策核心 |
D.英国上院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
11.
读《1820~190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因素有( )
1820~190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②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和发展 ④农民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1820~190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09 | 156 | 0 | 118 | 38 |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②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和发展 ④农民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2.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重工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1957 | 704 | 317 | 387 | 537 |
1958 | 1083 | 580 | 503 | 566 |
1959 | 1483 | 867 | 616 | 497 |
1960 | 1637 | 1090 | 547 | 457 |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
13.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14.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
15.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主要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B.应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 D.从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 |
3.选择题- (共5题)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D为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CD∥AB,BC⊥AB,平面PAD⊥平面ABCD,点E、F分别为AD、CP的中点,AD=AB=2CD=2.
(Ⅰ)证明:直线EF∥平面PAB;
(Ⅱ)求直线EF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D为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CD∥AB,BC⊥AB,平面PAD⊥平面ABCD,点E、F分别为AD、CP的中点,AD=AB=2CD=2.
(Ⅰ)证明:直线EF∥平面PAB;
(Ⅱ)求直线EF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