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37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2

1.单选题(共35题)

1.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2.
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德国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缺乏原材料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典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其根本原因是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国两国有着历史渊源
C.美德对外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伤害
6.
一战期间,各国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和干预经济的机构,它们的主要职能有(  )
①分配政府定单   ②控制原材料的供应 
③协调各种经济关系 ④垄断对外贸易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
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
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8.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
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10.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
A.英、法、俄和德、奥、意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D.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11.
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西方列强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落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
12.
德意志统一后,为谋求欧洲霸权,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但噩梦终究成真。“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A.德意结盟
B.法俄结盟
C.英法结盟
D.英俄结盟
13.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A.社会主义苏俄的建立
B.欧洲霸权发生严重动摇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D.战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
14.
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记载:“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在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15.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
战争给法国带来沉重的苦难,孩子们在垃圾中寻找能吃的东西,有人只能居住在旧果皮箱里。在战争最为激烈的德法边境,村庄和城镇全部化为灰烬。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作为西线的主要战场长期遭受战争的打击和破坏
B.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
C.德国武器先进
D.法国武器落后
17.
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 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D.库尔斯克战役
18.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一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A.一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一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19.
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19世纪中期又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之后又长期遏制法国的影响,防止法国称霸欧洲,20世纪初又同法国结盟。这些变化说明
A.英国的对外政策没有连续性
B.英法两国的利益没有共同之处
C.英法两国互相利用
D.英国对欧洲大陆一贯奉行均势政策
20.
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旨在
A.打击美国商船
B.袭击协约国船只,以改变海上劣势
C.对美宣战
D.为日德兰海战作准备
21.
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
A.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
B.参加了索姆河战役
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
D.增加了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
22.
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A.沙皇政府
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俄政府
D.苏联政府
23.
20世纪初之所以发生世界性战争,主要条件是
A.世界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完毕
B.远程大炮.坦克.毒气等一些武器的研制
C.运输工具.通讯手段的进步
D.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4.
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英国霸权地得到进一步加强
2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自己的独立和主权而战的国家是
A.奥地利
B.匈牙利
C.波斯尼亚
D.塞尔维亚
26.
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双方,其中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俄国
④德国
⑤奥匈帝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和争夺殖民地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2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下列各项中此的正确解读是
①一战期间大批成年男子应征入伍,造成人力短缺
②一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③她们从事的工作很危险
④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不具备改变世界统治秩序的能力
B.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地位
C.美国的参战改变了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
D.反战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30.
一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③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对德的打击
④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加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1.
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
32.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25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钢煤
22
19.
22
21.
16
16.
25
25.
50
58.
15
16.
 
A.意大利的倒戈
B.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33.
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34.
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以下哪几种观念
①要求和平.反对战争
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
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④民族复仇主义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
俾斯麦曾经说过:“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两个大国是指
A. 俄、奥 B. 英、法 C. 法、俄 D. 英、德

2.选择题(共5题)

36.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

①如果abbc,那么ac

②如果abbccd,那么ad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相交,bc相交,那么ac相交.

在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37.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

①如果abbc,那么ac

②如果abbccd,那么ad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相交,bc相交,那么ac相交.

在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38.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ED?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四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ED成立,并给出证明.

供选择的四个条件(请从其中选择一个):

①AB=ED;      ②∠A=∠D=90°;

③∠ACB=∠DFE;④∠A=∠D.

39.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

40.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