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1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18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单选题(共4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2.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这一思想在18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被用于宣传论证(  )
A.君权神授的思想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C.人是万物的尺度D.三权分立的学说
3.
下图是联合国总部走廊里壁画《为人准则》,画中文字为“DO UNTO OTHRES AS YOU WOULD HAVE THEN DONU 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历史上,提出类似思想的东方与西方的思想家是

①孔子
②普罗塔哥拉
③韩非子
④康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构建平等社会
B.强化中央集权
C.规范社会秩序
D.缓和诸侯纷争

2.选择题(共1题)

5.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它们犹如一颗小树在夹缝中仍然顽强生长。以下两家近代民族企业的共同点有(    )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产品主要走向市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