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市七十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0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原因。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有何不同?请从思想来源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其本质目的何在?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从医学、农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3)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着重点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史实说明“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一观点。

2.单选题(共16题)

4.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
5.
古希腊哲学家中,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
A.探究人的问题B.注重人的道德
C.树立人的尊严D.强调人的价值
6.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
7.
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8.
有人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其依据应是
A.法国的共和制度影响深远
B.法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影响世界
D.法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9.
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0.
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
C.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D.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
11.
下图是一幅1879年的漫画,其意在说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遭到漫画作者的讽刺
C.推动艺术发展进步D.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
12.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13.
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14.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15.
台湾作家李敖指出:“***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思想的评价
A.说明***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16.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新民主主义论》
17.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
18.
“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B.《樱桃和桃子》C.《日出·印象》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C.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3.选择题(共2题)

20.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8,8)上的偶函数,f(x)在[0,8)上是单调函数,且f(﹣3)<f(2)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21.下列诗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情感变化的历程的?

①小时候/……母亲在那头

②长大后/……新娘在那头

③后来啊/……母亲在里头

④而现在/……大陆在那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