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材料三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具有特别得天独厚的优势: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主要体现。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具有特别得天独厚的优势: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指出这种选拔方式的弊端。(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主要体现。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2)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大政策”制定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也可以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两种划分的依据和理由。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方的干预”是如何冲击中国经济体制运转的。这些冲击使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大政策”制定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也可以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两种划分的依据和理由。
3.
近代中国的命运曾经与列强的外交政策纠缠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开始,日本政府不赞成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为了对付德国的潜艇活动,协约国求助于日本海军。日本则乘机要求协约国支持日本获得以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在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领地。英、俄、法、意都私下保证,在将来任何和平会议上支持日本的要求。此外,中国的段政府目前正准备改善与日本的关系,而战争突然加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也恰好使欧洲特别是英、法在东亚的势力突然削弱。基于这种新的原因,日本政府现在改变了政策,同意中国参战。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材料一 一战开始,日本政府不赞成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为了对付德国的潜艇活动,协约国求助于日本海军。日本则乘机要求协约国支持日本获得以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在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领地。英、俄、法、意都私下保证,在将来任何和平会议上支持日本的要求。此外,中国的段政府目前正准备改善与日本的关系,而战争突然加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也恰好使欧洲特别是英、法在东亚的势力突然削弱。基于这种新的原因,日本政府现在改变了政策,同意中国参战。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 对华盛顿会议的作用,有史学家认为“华盛顿会议是一种在表面仇恨下的国际主义合作。美、英、日选择了以协定代替敌视,并以合作的竞争代替单方面的或个别的行动。”——根据《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影响日本态度发生变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4.
中国古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简述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清初统治者采取的符合上述原则的措施。
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人民版必修一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该少数民族地区所实行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简述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清初统治者采取的符合上述原则的措施。
2.单选题- (共25题)
5.
西塞罗:“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凯厄斯·弗里斯(行省总督)。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证据,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西塞罗是罗马帝国的法官
②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法律体系应进一步完备
③司法公正是法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④体现了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法律思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①西塞罗是罗马帝国的法官
②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法律体系应进一步完备
③司法公正是法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④体现了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法律思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
A.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 |
B.保护美国人民的利益 |
C.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 |
7.
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以第三、第十一师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的意图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对这一材料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 |
B.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 |
C.证明了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 |
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 |
8.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投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呈现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 |
B.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
C.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已被粉碎 |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
9.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10.
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 《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A.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 《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11.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12.
有学者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
B.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在加大 |
C.国际格局的发展完全由大国操控 |
D.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
13.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
C.大国在国际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14.
一则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上的文字为“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5.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A.看到有青花瓷器 |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
16.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
D.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
17.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19.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大众服饰的变迁 |
C.思想领域的重大变化 |
D.民主政治的发展 |
20.
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
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 | 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 |
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 D.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 |
21.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
B.近代科学的兴起 |
C.启蒙运动 |
D.第一次工业革命 |
22.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
C.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
D.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
23.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25.
延安时期,***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使***思想走向了成熟,主要是因为
A.***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
C.***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 |
D.中共七大确立了***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26.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有这样的描述:“军人们听到拿破仑被任命为共和国第一执政时,都高兴得眉开眼笑。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他们同行中的一个人能够主持国政。”拿破仑能够担任第一执政的社会环境是
A.法国保王党人急需复辟专制制度 |
B.反法同盟反对法国实行共和制 |
C.拿破仑通过战争赢得了崇高威望 |
D.法国需要强权人物来维护利益 |
28.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它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
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
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 |
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