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0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的。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导致中国在16世纪后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从十九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学识渊博的政治学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1)结合材料一,指出明清之际该现象产生的根源。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单选题(共27题)

3.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早期维新思想
C.设议院、开国会
D.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4.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5.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6.
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既“贵儒”又“尊道”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7.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8.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0.
下面表格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遗产项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11.
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
A.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B.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
C.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滥D.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12.
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画派时,认为该画派的风格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文人画
13.
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酸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
D.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
14.
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A.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B.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D.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15.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南戏
16.
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17.
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体现出古代戏曲的
A.教化功能
B.娱乐功能
C.程式化特点
D.虚拟性特征
18.
(题文)有学者认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中。”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19.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20.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21.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革命思想
B.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22.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23.
明清以来,一些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
A.《四书章句集注》
B.《日知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海国图志》
24.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
A.《农政全书》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D.《各国律例》
25.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表示“劳动阶级的枷锁镣铐分明是自由主义带上的,若仍旧妄想否认政治是彻底的改造,迷信自由主义万能,岂不是睁着眼睛走错路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陈独秀倾向于改良主义B.陈独秀主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陈独秀反对民主自由D.陈独秀转向“以俄为师”
26.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
27.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28.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9.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选择题(共5题)

30.设a∈R,若函数y=x+alnx在区间 (1ee) 上有极值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   )
31.

下列表示学名的是(  )

32.

下列表示学名的是(  )

33.

青藏铁路通车后,进藏游客大幅度增加。假如你有机会去西藏旅游,在饱览奇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士人情时,你还应该注意(   )

①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尊重当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尊重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 ④不购买当地特产


34.

请试着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高山之{#blank#}1{#/blank#}         狂{#blank#}2{#/blank#}    {#blank#}3{#/blank#}障             {#blank#}4{#/blank#}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