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还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国际经济交流活动的特点。上述外交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作为40年代未为打破高关税壁垒的产物,关贸总协定在本质上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尽管这些协定由当时23个原始缔约国接受的有关贸易政策部分与当时原始缔约国在关税减让谈判中取得的协议所构成。但在协定生效后的实施过程中,它慢慢演变成一个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国际性组织。
——根据《世界通史》等资料编写
(2)与19世纪相比,40年代末的关贸总协定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一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还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国际经济交流活动的特点。上述外交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作为40年代未为打破高关税壁垒的产物,关贸总协定在本质上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尽管这些协定由当时23个原始缔约国接受的有关贸易政策部分与当时原始缔约国在关税减让谈判中取得的协议所构成。但在协定生效后的实施过程中,它慢慢演变成一个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国际性组织。
——根据《世界通史》等资料编写
(2)与19世纪相比,40年代末的关贸总协定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和作用。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粱启超《爱国论》
材料二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粱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奠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两者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材料一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粱启超《爱国论》
材料二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粱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奠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两者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2.单选题- (共21题)
3.
“***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A.大革命时期 |
B.红军长征时期 |
C.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5.
18世纪,有人曾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一场革命正在发生”之类的语言来描述某次革命的发生。这次“革命”
A.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 | B.发源于美国和德国 |
C.使人类社会跨入电气时代 | D.开始于轻工业领域 |
6.
美国作家斯塔尔在1907年撰写的《刚果真象》一书中这样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遍发生种种残暴罪行。”下列各项,不能归于“残暴罪行”之列的是
A.屠杀土著 | B.贩卖奴隶 | C.殖民战争 | D.自由贸易 |
7.
1900年前后,有学者这样写道:“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这里的“新能源”包括
①水力
②石油
③电力
④核能
①水力
②石油
③电力
④核能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8.
《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说:“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推动了“交通手段的进步”的是
①瓦特
②哈格里夫斯
③富尔顿
④史蒂芬逊
①瓦特
②哈格里夫斯
③富尔顿
④史蒂芬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9.
据记载:有一英格兰贵妇,“从1814年到1820年,用暴力赶走了15000个居民,大约有3000户。他们的村庄全部被破坏和烧毁,他们的田地全都变成了牧场。……到1825年,15000个盖尔人已经被131000只羊所代替。”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产业革命 | B.商业革命 | C.价格革命 | D.圈地运动 |
10.
有学者认为,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处的“借鉴”主要是指
A.逐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 B.极大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
C.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形势 | D.适当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 |
11.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 |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
C.官立学校出现 |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
12.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
C.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
13.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
14.
史载,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独创的纸向汉和帝呈献,后世称之为“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元初元年(汉安帝的年号,公元114年),邓太后以(蔡)伦久宿卫,封为龙亭侯。”综合上述材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蔡伦因造纸而封侯 | B.蔡伦发明“蔡侯纸” |
C.“蔡侯纸”是最早的纸 | D.“蔡侯纸”很快普及 |
16.
近代史上,某些清廷官员的绰号中带有“鬼”字。如洋务派官员奕䜣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侵略激起国人抵抗 |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
C.洋务运动受到普遍批评 |
D.西方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
17.
谭嗣同曾说:“本非两厢情愿,而强合漠不相关之人,絷之终身,以为夫妇,夫果何恃以伸其偏权而相苦哉?实亦三纲之说苦之也。”其意为
A.强化三纲五常 |
B.否定孔子权威 |
C.主张婚姻自主 |
D.倡导新文化运动 |
18.
2017年1月9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出生于浙江宁波的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下列在新中国初期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研究领域的是
A.袁隆平 | B.吴阶平 | C.钱学森 | D.华罗庚 |
21.
下列关于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罗斯福、斯大林、蒋介石签署了《开罗宣言》 |
B.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 |
C.会议就战后处理日本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进行了商讨 |
D.中华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