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69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4/2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从社会稳定局面来说,清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少有的安定时期,被旧史家形容为“海内富庶,家给人足”。由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人口流动的空间加大,社会基本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之中,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总体上有所提高。虽然当时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人民对政权的信心等问题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和确切的数据,但在乾隆中期以前,基本没有形成规模的农民起义。而且,清朝在乾隆时期用了仅仅半个世纪的时间,人口就翻了一番。乾隆六年全国人口统计数字为1.43亿,到乾隆五十五年,突破了3亿。18世纪末,中国制造业的总产量所占的份额超过整个欧洲5个百分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份额中占到将近三分之一。国家财政储备雄厚,作为全国白银总储备主体部分的户部银库的储备,康雍乾时期基本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上下,相当于国家每年总收入的1.5倍。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围绕明清时期的发展提出相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6题)

2.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3.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4.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5.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6.
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7.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