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2)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者的罪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探索,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
材料三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商路及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2)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者的罪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单选题- (共9题)
2.
下表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表。它表明英国
种类项目 | 原材料 | 食品 | 工业制造品 |
进口贸易 | 61% | 33% | 6% |
出口贸易 | 7% | 8% | 85% |
A.工业化程度高 |
B.垄断世界贸易 |
C.国内资源严重匮乏 |
D.国内市场大幅萎缩 |
3.
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
B.推行标准化生产 |
C.创制水力织布机 |
D.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
B.世界一体化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前提 |
C.人类第一次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
D.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因之缩小 |
5.
下表直接反映出1498-1505年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的变化
时间 | 威尼斯 | 葡萄牙 |
1498—1501年 | 年均350万英镑 | 年均100万英镑 |
1502—1505年 | 年均22.4万英镑 | 年均230万英镑 |
A.新航路的开辟 |
B.价格革命 |
C.商业革命 |
D.世界市场形成 |
7.
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概括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 |
B.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 |
C.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 |
D.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 |
8.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9.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
B.活字印刷术 |
C.指南针 |
D.火药与火器 |
10.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该观点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
D.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