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8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列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并分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美洲、对西班牙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主要人物金能亨在经过一番调查后认为,长江的营业额几乎是难以估计的。即以原棉一项而论,估计长江流域的产量便大大超过美国全国的产量。在汉口出售的外国棉织品,估计一开始就会达到2.5万吨,而这些棉织品只占上海总进口量的一小部分。

——摘编自《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2)请指出“克莱蒙特”号蒸汽机船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世纪的各大洋是蒸汽机船的天下,依据材料,分析蒸汽机船对欧美工业国的海外扩张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枲(xǐ麻的雄株)丝茧之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出朱雀门)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材料反映了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哪些特点?试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差距曾一度缩小,但到90年代后期,城乡差距再一次拉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的影响,虽然一部分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或者乡镇企业工作,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在这一时期继续增加,但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农村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90.75%变为1991年的80.29%。农业增加值占农村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83.1%变为1991年的64.24%,到2008年,这一比重达到最高峰,接近28%。

——摘编自《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单选题(共27题)

3.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确立
D.经济活动取代了海外战争
4.
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法币改革的实施
C.经济危机的影响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5.
1953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一五”建设中,我国重点建设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6.
“这个运动是完全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客观规律,凭主观意志,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的产物”。相关的运动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国民经济调整
D.“文化大革命”
7.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这段话描述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8.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负责这条铁路设计和施工的是
A.李鸿章
B.张謇
C.詹天佑
D.冯如
9.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化学工业
B.冶金业
C.棉纺织业
D.汽车制造业
10.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出自传统工匠
D.棉纺织部门首先应用机器
11.
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下图中的耕作工具是
A.耦犁
B.翻车
C.耧车
D.曲辕犁
12.
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答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13.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B.经商容易致富
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
D.商人政治地位高
14.
明朝时期,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坚决抗倭
B.开放海禁
C.强化治安
D.全力富民
15.
下图是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国民政府
A.发行法币,经济复苏
B.紧缩货币,刺激经济发展
C.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D.得到了美国大量经济军事援助
16.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分工细密
D.土地私有
17.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18.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
B.美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资本主义国家利害相一致
19.
对下列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
A.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经济领域
B.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不存在文化差异
D.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出现,其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D.经济全球化最初的阶段
21.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美国经济学家乐观地认为,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元坚挺地位
B.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几乎为零
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
D.缩小贫困差距,避免了财政赤字
22.
《元丰九域志》宣城县下有镇名“符里窑”,史载,符里窑于宋熙宁十年上交商税1408贯612文、盐税802贯527文,相当于江淮间小县上交之数。该商税中可能征收的瓷器税是(  )
A. 青花瓷 B. 五彩瓷 C. 珐琅彩 D. 青瓷
23.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
B.唐朝前期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24.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发达
B.贫富差距缩小
C.工人消费水平高
D.工厂纪律严格
25.
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B.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C.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D.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26.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此时“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A.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C.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D.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
27.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28.
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C.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
29.
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文化领域
D.军事领域

3.选择题(共2题)

30.The food I cook isn't delicious, but _______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31.The food I cook isn't delicious, but _______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