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陕西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5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进入今年5月份,羊肉掺假、山东毒姜事件吵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再次提上日程。食品安全关系着你我切身利益,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
宋代,为了加强监管,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清代茶叶市场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清后期,主管部门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符合标准的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中国古代的食品安全监管》,摘自《揭阳日报》2012年5月27日
材料二: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德裔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在《《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的书中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
——王加丰《食品安全为何是永恒话题》,人民网2011年06月28日
材料三: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据百度百科整理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占代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茶叶市场造假贩假盛行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方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背景。(6分)
(4)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7分)

2.单选题(共14题)

2.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3.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4.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5.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B.唐代C.宋代D.汉代
6.
2012年10月8日,美国纽约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下图是一名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参加游行庆祝。一边是兴高采烈的庆祝,一边是土著印第安人后代的抗议,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观点的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学说”
D.找到了“无主地”
7.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8.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D.大企业的出现
9.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美国向欧洲输出资本等做为重要论据,该论文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D.工业文明的崛起
10.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的演进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11.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清朝封建统治力量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了机器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12.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B.甲午战争前C.甲午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
13.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4.
恭亲王奕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A.主张“全盘西化”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15.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C.“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3.选择题(共9题)

1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课文中“——”的作用是{#blank#}1{#/blank#}。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②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就会{#blank#}2{#/blank#}。

A.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B.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C.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7.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课文中“——”的作用是{#blank#}1{#/blank#}。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②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就会{#blank#}2{#/blank#}。

A.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B.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C.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8.在比例尺(   )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40米。
19.在比例尺(   )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40米。
20.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1.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2.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3.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blank#}1{#/blank#}厘米, 合{#blank#}2{#/blank#}千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