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探究二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探究三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的特点。
(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4)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探究二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探究三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的特点。
(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4)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2.单选题- (共19题)
2.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3.
“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 小国寡民
B. 轮番而治
C. 人民主权
D. 独立自治
A. 小国寡民
B. 轮番而治
C. 人民主权
D. 独立自治
4.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决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实际上对英王负责 |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决议 |
5.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年,1803~1806年),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B.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
C.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D.议会服从于内阁 |
6.
下表是近代同一时期下,英国与欧洲政治局势的对比,通过对比反映出英国
欧洲 | 英国 |
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 |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 |
封建专制普遍加强 | 创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
开展资产阶级革命 | 创立了资本主义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和文官制 |
A.是最早取消君主制的国家 |
B.是司法最完善的国家 |
C.拥有世界最好的政治制度 |
D.政治制度具有创新性 |
7.
“国王被赶走,新国王在种种条件限制下登上王位,于是在人们思想里,判断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已经不是看他们对国王个人态度,而是看他们对国家态度了。”这描写的是
A.“光荣革命” |
B.北美独立运动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
D.德国统一 |
8.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 B.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
C.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 D.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
9.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义和团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
10.
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所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12.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14.
“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作者曹润堂)这首写于1895年的诗歌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的情况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
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
A.……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 |
B.……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 |
C.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 |
D.……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
17.
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中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18.
“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20.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王维多利亚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D.议会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