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57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2.单选题(共19题)

3.
雅典城邦“以有效的机制制约政治斗争,把它局限在和平有序的范围之内,阻止它演变为血腥的暴力惨剧,同时又要保持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对立,以利于社会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由此城邦
A.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扩大公民大会权利
D.发放工资和津贴
4.
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行为近乎无赖。这反映了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
C.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集体决策成为战败根源
5.
古代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分别落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不标明他们的身世。这一做法表明古代雅典
A.注重强化公民群体意识
B.具有精英政治显著特点
C.个人身世隐私得到尊重
D.贵族阶层掌控政治生活
6.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B.保障公民平等
C.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D.维护贵族政治
7.
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出现该现象的根源在于
A.罗马法中蕴含着天赋人权思想
B.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英国法律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D.近代西方法律的源泉在罗马法
8.
罗马法规定:人为的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款;打麦场所邻地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致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注意保护私有财产
C.重视调节贵族与平民的利益矛盾
D.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道:“(罗马法)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该观点肯定了罗马法
A.自然法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B.理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C.自然法原则和恒久性原则
D.理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10.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这说明当时罗马
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C.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
D.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11.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扩大了国王权利
B.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C.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12.
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13.
下表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
选区
议席分配
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111个议席
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32个议席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
获得65个议席
北方郡选区
获得65个议席
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
获得13个议席
 
(注:表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据此判断,1832年议会改革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提高了工人阶级政治地位
C.实现了全体公民自由平等
D.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14.
1706年,英国安妮女王在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指出:“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不论他们是辉格党人或托利党人,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掌握某些权力
B.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
C.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
D.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15.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和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可见,当时法国实际上
A.建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B.照搬了美国政治制度
C.共和制君主制交替局面结束
D.解决了各政治派别之间矛盾
16.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普鲁士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顶级职位几乎处于贵族垄断状态。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后备行政官员队伍中,贵族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降反升。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帝国
A.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B.行政机构不断扩张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实行贵族专制统治
17.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D.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18.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活得很艰难,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
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19.
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双方
林则徐(中国)
义律(英国)
描述
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遁去”。
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下面,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固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
 
A.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
20.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21.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