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卷A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529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成为国际舆论探讨的热门.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中国共产党试困做的是要成为改革的精神推动者,与此同时不断扩充自己容纳中国社会的新元素。”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第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说:“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自省自新,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的先进性。”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中共历史上固然内耗、失误不断,激进与务实、保守与革新时期错综交叠,但从***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消亡或在国际上被边缘化,唯有中国执政党仍能在世界舞台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新加坡《联合早报》此前的文章总结说,中共第一个三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枪杆子、宣传和统战赢得民心,打败了国民党的800万军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
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单选题(共16题)

2.
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B.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C.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D.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3.
下列各项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条文,出自《南京条约》的是(    )
A.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
4.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方代表曾说,“媾和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得以发扬国辉,增进民福,在东亚天地间再开太平盛运,这全靠我皇上的德威”。由此可见
A.中日长期和平已实现B.甲午战争旨在推动东亚和平
C.甲午战争得到日本人民支持D.日本侵略野心更加膨胀
5.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甲午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赔款2亿两B.割台湾给日本
C.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6.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某些人说:“必须把所谓‘山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混乱思想连根铲除,因为近代的一切大运动都必须是城市领导农村。”此言论针对的是
A.城市中心论
B.新民主主义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7.
1935年10月日本提出:“一、中国应彻底取缔排日,抛弃依赖欧美国家的政策,实施亲日政策;二、中国承认满洲国,加强华北与满洲国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融通与提携;三、在中国与外蒙接壤地带,依日方要求实施中日共同防共”,史称“广田三原则”。这三原则(    )
A.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产物
B.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
C.主要目的是调和中日的关系
D.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8.
近代以来,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强烈意识到了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点而错失,其结果不但仍然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到后头。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B.未意识到工业生产的先进性
C.固守原有的政治体制D.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9.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主张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0.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我们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是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这反映了
①全球化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
②美国拒绝其他国家加入全球化体系
③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是全球化的产物
④全球化的规则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2.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他所说的文学体裁
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13.
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
李鸿章旅游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我们推测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B.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15.
有学者指出,《天演论》一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民报》的撰稿人胡汉民评价说:“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这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报刊舆论推动了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C.进化论促进民生主义的普及
D.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16.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17.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3.选择题(共3题)

18.

(一)虎——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

湘泓

虎作为一个大型动物物种的存在,一般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具有相当数量的个体聚集在一定地域内,每个个体也都要拥有一个面积足够大的领域,才能经受住自然的和人为的多种影响的考验,维持正常的繁衍生息。

虎的存在对于维持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凡是有虎的地区,则表明该地既有大面积丰富的植被,又有多种多样的食草动物。因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密切相关的,植物的生长需要很好的能源和物质基础,多种多样的植物提供了生物的初级产物,初级产物的消费者食草动物又产生了生物的次级产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的虎则处于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顶级位置。因此,虎被称为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多和范围的扩大,森林被大面积采伐,垦荒造田,开山修路,以及建设城镇、发展交通等等,不仅造成树种单一,植被稀少,隐蔽性差,使虎能够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小,也减少了其生存所需要的猎物,如鹿、狍、野猪等的数量,再加上人们过度的猎杀,导致虎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大大缩小,而且往往被分割成很多相互不接连的孤立的分布点,这样虎的种群之间便失去联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繁衍,导致近亲繁殖,降低了遗传因子的质量,最终使种群丧失活力。

因此,为了使虎繁衍生息,必须首先保护好它的栖息地,维持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生态系统。我国政府不仅早已将虎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而且先后建立了许多以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关于虎的研究和保护的工程战略计划,也在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动物园等全面展开。

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再不及时挽救,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9.

(一)虎——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

湘泓

虎作为一个大型动物物种的存在,一般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具有相当数量的个体聚集在一定地域内,每个个体也都要拥有一个面积足够大的领域,才能经受住自然的和人为的多种影响的考验,维持正常的繁衍生息。

虎的存在对于维持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凡是有虎的地区,则表明该地既有大面积丰富的植被,又有多种多样的食草动物。因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密切相关的,植物的生长需要很好的能源和物质基础,多种多样的植物提供了生物的初级产物,初级产物的消费者食草动物又产生了生物的次级产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的虎则处于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顶级位置。因此,虎被称为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多和范围的扩大,森林被大面积采伐,垦荒造田,开山修路,以及建设城镇、发展交通等等,不仅造成树种单一,植被稀少,隐蔽性差,使虎能够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小,也减少了其生存所需要的猎物,如鹿、狍、野猪等的数量,再加上人们过度的猎杀,导致虎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大大缩小,而且往往被分割成很多相互不接连的孤立的分布点,这样虎的种群之间便失去联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繁衍,导致近亲繁殖,降低了遗传因子的质量,最终使种群丧失活力。

因此,为了使虎繁衍生息,必须首先保护好它的栖息地,维持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生态系统。我国政府不仅早已将虎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而且先后建立了许多以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关于虎的研究和保护的工程战略计划,也在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动物园等全面展开。

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再不及时挽救,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20.

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