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材料一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材料二 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李泽厚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问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到明末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2)举出一部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明清小说。该小说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发展特征?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单选题- (共11题)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A.印刷术 |
B.造纸术 |
C.司南 |
D.火药 |
A.《诗经》 | B.楚辞 | C.汉赋 | D.唐诗 |
A.指南针用于航海 |
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 |
C.发明活字印刷术 |
D.发明雕版印刷术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A.法家、道家、儒家 |
B.道家、儒家、法家 |
C.墨家、法家、道家 |
D.儒家、法家、墨家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3.选择题- (共7题)
“娃娃博士”谱写核弹新篇章
蜚声中外的邓稼先是我国功高盖世的核弹元勋。他二十多岁就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因而被他的老师爱称为“娃娃博士”。
从“娃娃博士”到“核弹元勋”,邓稼先走过的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智慧的火花,更展示出惊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1959年6月,邓稼先被委任为我国第一额核弹研制工程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理论设计是研制核弹的第一大关。邓稼先一无现成的资料,二无先进的设备,三无点滴经验。他怀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用古老的算盘、简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日夜三班轮换,千万次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工作。计算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计算、验算、校对、修正……一次、两次……花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直到与其他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核查无误,研制核弹的第一个难关才被攻克。
邓稼先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亲自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他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接着又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同美国用七年、苏联用四年、法国用八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的努力,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娃娃博士”谱写核弹新篇章
蜚声中外的邓稼先是我国功高盖世的核弹元勋。他二十多岁就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因而被他的老师爱称为“娃娃博士”。
从“娃娃博士”到“核弹元勋”,邓稼先走过的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智慧的火花,更展示出惊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1959年6月,邓稼先被委任为我国第一额核弹研制工程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理论设计是研制核弹的第一大关。邓稼先一无现成的资料,二无先进的设备,三无点滴经验。他怀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用古老的算盘、简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日夜三班轮换,千万次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工作。计算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计算、验算、校对、修正……一次、两次……花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直到与其他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核查无误,研制核弹的第一个难关才被攻克。
邓稼先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亲自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他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接着又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同美国用七年、苏联用四年、法国用八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的努力,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③{#blank#}3{#/blank#} ;④{#blank#}4{#/blank#} ;⑤{#blank#}5{#/blank#}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