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9.17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508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1

1.单选题(共6题)

1.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
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C.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2.
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
A.用天来限制皇权
B.用天来加强君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使儒学处于独尊
3.
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D.维护周礼,力图稳定统治秩序
5.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A.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D.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6.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