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49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
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1)“秦国”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材料二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2)“秦国”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它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世界文明史》
(3)英国创立的“全新的政体” 是如何不断发展完善的?(3分)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4)“秦国”和英国的治国方针代表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政治文明。指出他们的根本不同点。(4分)
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其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出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单选题(共16题)

3.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表明
A.君主制度仍有强大影响
B.留下浓厚封建专制残余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D.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4.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说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
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C.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5.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6.
“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大型声乐套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7.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使“环球心折”的主要依据是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8.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
②领事裁判权
③开设工厂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
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请他们自行调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主要是
A.按国际惯例尽量避免国际纠纷
B.吏治腐败逃避管理责任
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
D.畏惧洋人不敢得罪双方
10.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做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度
B.民主共和制度
C.共产主义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11.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接受民主党派提出的政治主张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是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外流港人回港的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大力支持
B.香港地区的稳定繁荣
C.内地与香港关系的日益密切
D.国际局势的日趋缓和
1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B.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后发展艰难
C.唐朝以后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品主要来自民营手工业
D.明朝时使用的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14.
2011年5月25日,汕头市南澳海域的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再度打捞出大批文物。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在“南澳Ⅰ号”上最有可能发现的文物是
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
B.精美华丽的丝绸
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
D.图案丰富的粉彩瓷器
15.
清代中期,大量异籍棚民进入徽州山区,或开山种地,锄种苞芦……或挖煤烧炭……从地方官府到乡村宗族纷纷驱赶棚民,并指出:“欲图安久之策,莫若因山泽之资,谋兴养之利。兴养则山成材山,人怀乐土,家裕户饶,公私两益。”这主要表明
A.官府试图垄断煤炭业的生产和开发
B.徽州人排斥外乡人以便独享山区资源
C.徽州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D.徽州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开发活动活跃
16.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汽船
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清末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有一副对联“经纶天下,衣被群生”,这副对联所题的对象是他创办的
A.汉阳铁厂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继昌隆缫丝厂
18.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3.选择题(共1题)

19.I was {#blank#}1{#/blank#} (inspire) while watching a television program showing how sleds might have helped with pyramid constructio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