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45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谚语一: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请,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
谚语二: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有何特点?
材料二从烟台入口的洋布除少部分在本埠附近及山东东部、南部消费外,大部分进入山东北部、西部地区……。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就此谈到:“棉布货物由运输商人们运到这里,……有八分之六的棉布运往内地,八分之二的棉布可能留下来就地出售……。”在90年代,济南府的商人每年购进大约200万海关两的洋布,这几乎全部包揽了烟台进口的洋布。
——《19世纪山东的洋纱洋布输入与运销(1860-1900)》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山东的洋布、洋货的消费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立国之本不在兵和商,在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所固然”。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5)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
——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

2.单选题(共22题)

3.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善于积累经验
D.提倡精耕细作
4.
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5.
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
A. 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
B. 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
C. 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
D. 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6.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6.42
3.21
3.21
 
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B.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7.
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一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日: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扩张
B.价格革命
C.黑奴贸易
D.商业革命
8.
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它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此航海法的公布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自由主义B.垄断主义C.国家干预D.重商主义
9.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19世纪初,贸易垄断权被逐渐取消,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变迁根源于
A.国家政局的变化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贸易方式的变迁
D.殖民活动的始末
10.
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有效期14年。到1851年为止,总共颁布了一万多项专利。《垄断法》的实施
A.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
B.导致了英国向外殖民扩张
C.使英国打败了“无敌舰队”
D.标志着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11.
钱乘旦、许杰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应开始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12.
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家庭作坊B.手工工场C.工厂制度D.垄断组织
13.
“大不列颠大片容易开采的煤田,由于采用了蒸汽,现在已成为本国繁荣的基础。延伸很广的铁矿紧挨着煤田,便于制铁业的发展。”恩格斯的这段描述反映出工业革命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结构
B.加剧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C.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D.破坏了英国的生态环境
14.
下表为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9
36
 
A.法国的工业发展始终呈现为倒退状态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发展工业
D.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5.
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这表明托拉斯(  )
A.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D.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6.
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生产的萎缩说明
A.传统的东方贸易退居次要位置
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
C.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
D.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
17.
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
C.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
D.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
18.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全国停止使用银币,改用法币(中央各大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
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19.
黄苇在《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中说,在贸易中心上海,“1846年的(中国)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了13%,1847年又继续减少了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了20.1%.以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西方输华的产品不够丰富
D.中国商品具有核心竞争力
20.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1.
下表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22.
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工矿企业的活力
C.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23.
下面是1978—2008年中国市场化指数部分年份测度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中国市场经济在南方谈话时已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存在市场经济成分
C.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生质变
24.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选择题(共1题)

25.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