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4月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4123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著名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的序言中对于鸦片战争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做了如下的阐述:“战前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千年未变的;战后的中国那就十年一变了,甚至变得面目全非。”
(1)鸦片战争前,中国“千年未变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思想与观念主要有哪些?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
(3)你如何看待这些“变”?
2.
   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相继展出。本次展览通过精选出来的100件(组)藏品,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全球一体化的视角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

(1)上面是其中源自中国的八件藏品,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将其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列。
(2)将文物依据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可以重复多选)。
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_________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_________不能归入上述分类的:_________
3.
   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用统计方法表述了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当时世界科学成果总数的百分之五十时,这个国家即可被称为“科学中心”,持续的时间为科学兴隆期。从16世纪至今,科学中心已发生了五次转移,分别是:第一次科学中心是在意大利(1540—1610),第二次科学中心是在英国(1600—1730),第三次科学中心是在法国(1770—1830),第四次科学中心是在德国(1810—1920),第五次科学中心是在美国(1920至今)。
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到中国,就看以整体观、系统性思维的中国精神及其文化是否能影响21世纪世界整体生产力,影响21世纪世界整体生活方式。
按照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首先,人们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科学发展具备浓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其次,要有促使本国人才迅速成长的教育制度和吸引他国人才最优的科研环境;第三,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第四,要制定独创的科学发展战略和鼓励原始创新的科技政策,大力倡导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

——编辑自全书百科《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概念

(1)意大利与法国能够分别成为第一次和第三次科学中心的历史背景各是什么?
(2)德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经济突进,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出现一致的“同步”现象,为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这五次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2.单选题(共12题)

4.
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地区是:
A.珠江沿岸
B.长江沿岸
C.黄河沿岸
D.南海沿岸
5.
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教义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6.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7.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核能
8.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和迪亚士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达·伽马D.达·伽马和麦哲伦
9.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从社会历史角度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商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东南沿海地区
10.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做修改,做出这一修改的背景是:
修改前
修改后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到来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1.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
12.
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3.
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制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行径
B.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C.《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美苏两国妥协的产物
D.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护了欧洲和平
14.
下列文件中,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是
A.《九国公约》B.《联合国家宣言》
C.《大西洋宪章》D.《波茨坦公告》
15.
年号纪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下列历史概念与年号无关的是: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绍兴和议
D.康乾盛世

3.选择题(共3题)

16.

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17.把一根长100cm的木棍锯成两段,使其中一段的长比另一段的2倍少5cm,则锯出的木棍的长不可能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18.

找出单词中不同类的词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