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四: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上述四国的政体类型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体的特点是?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政体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摘自《历史必修Ⅰ》大象出版社
材料二: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利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材料三:英国某议员话语:“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材料四: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上述四国的政体类型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体的特点是?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政体的主要特点?
2.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剥夺)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四: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剥夺)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四: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单选题- (共19题)
8.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jiān)矣。”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
C.帝国主义拓展了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10.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
11.
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
B.《天朝田亩制度》 |
C.《土地法令》 |
D.《资政新篇》 |
12.
“列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国民党将反对帝国主义写进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材料说明
A.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
B.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不断完善的 |
C.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的开端 |
D.近代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具有继承性 |
13.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4.
粱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粱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天津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1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
B.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
16.
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象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
A.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
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
C.中国国民党的抗战 |
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
17.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
18.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19.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要和平,争民主”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20.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维护社会的安定 |
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
C.区分血缘的远近 |
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
21.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