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1、图2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划分“势力范围” |
B.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
C.进行资本输出 |
D.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
2.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3.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的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这封信写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4.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 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 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A.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 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 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5.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C.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 |
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
6.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
7.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2.选择题- (共2题)
8.我会将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品德{#blank#}1{#/blank#} 丰富 严格的{#blank#}2{#/blank#} 目标
技术{#blank#}3{#/blank#} 渊博 严密的{#blank#}4{#/blank#} 轮船
知识{#blank#}5{#/blank#} 高超 远大的{#blank#}6{#/blank#} 组织
经验{#blank#}7{#/blank#} 高尚 巨大的{#blank#}8{#/blank#} 纪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