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 1689—1755)
材料三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秉旦
材料四 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
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 1689—1755)
材料三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秉旦
材料四 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 修正案 | 生效日期 |
第15修正案 | 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 | 1870年2月3日 |
第19修正案 | 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 | 1920年8月18日 |
第24修正案 | 禁止因为没有支付人头税而撤销投票权。 | 1964年1月23日 |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4)据材料四,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材料四: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4)材料四中“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材料四: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4)材料四中“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单选题- (共15题)
4.
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雅典人口总数 | 雅典公民总数 | 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 | 表决方式 | 程序 | 罪名 | ||
约40万 | 约4.2万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举手 | 一审制 | 慢神与蛊惑青年 |
6000 | 501 | 抽签 |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
B.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
C.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
D.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
7.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
B.立宪制和议会制 |
C.君主制和共和制 |
D.立宪制和共和制 |
8.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美国1787年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1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这说明此宪法:
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 |
B.维护了国家政治统一 |
C.实行了完全的民主制 |
D.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
11.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13.
华盛顿1786年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材料反映1787年美国宪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保障人民民主自由 |
B.解决奴隶制的存废 |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
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14.
被尊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其政治理念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主要体现是
A.总统为三军总司令 |
B.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
C.人民主权高于一切 |
D.议会至上 |
15.
电影《女王》中有一场景:1997年,在英国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前往拜见女王。车队进入白金汉宫时,女王私人秘书罗宾对女王说:“夫人,首相到了。”女王说:“准首相,罗宾,我还未任命他呢。”“女王”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英国
A.首相应对英王负责 |
B.首相需由英王任命 |
C.英王直接领导内阁 |
D.英王有权创制法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