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13题)
2.
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
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
B.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 |
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
3.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4.
历史题材的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思维角度。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
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
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
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
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
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
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
A.①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题文)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
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
7.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但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这主要是因为
A.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 |
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 |
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
D.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
9.
钱穆先生曾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颁布《资政新篇》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颁布《资政新篇》
10.
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社论中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社论所指的“铁拳政策”指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 英法武力威胁“修约”
C.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 八国联军悍然侵华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 英法武力威胁“修约”
C.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 八国联军悍然侵华
11.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始终是抗战主力 |
C.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抗战 |
D.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
12.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3.
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