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30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材料三: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3)综合试题所有信息,概述17世纪中英在政治领域的不同发展趋势。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拜上帝教”的宗教伦理观念中原已存在着的耶儒合流的内容,洪仁玕不仅没有强耶去儒,反而加深其儒学色彩,使之更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倾向。洪仁玕“生长儒门”,长期接触孔儒经书,对旧学的造诣不亚于洪秀全;又在香港悉心钻研基督教义,神学知识也远在洪秀全之上。西方传教士曾说他是一个“严肃而坚定的基督教徒”。他到达天京后,曾对洪秀全不理解“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教义有过婉转的启发和开导,强调“三位一体”是拯救人心的“上宝”。但当洪仁玕解释与宣传“三位一体”时,却将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融入其中,注重道心天理、修身养性,克服外界的诱惑,辟邪崇正。从而使“拜上帝教”中的儒学色彩不同于洪秀全所强调的忠孝君父伦理观念,具有更加精致的理论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仁玕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洪仁玕宗教改革的主要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唐太宗

材料三: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配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材料四: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哪些人才思想?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初中国人才类型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中国人才选拔机制有何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4.
(题文)学者们指出:“古代希腊人在联邦上向来没有取得任何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A.小国寡民各自为政
B.公民缺乏集体意识
C.城邦实行集中管理
D.出现寡头僭主政治
5.
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
A.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
C.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
6.
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镌刻古罗马法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反映出
A.罗马帝国统治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B.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
C.古罗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然法理念
D.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
7.
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
A.认可变更最先占有者的财产所有权
B.认为劳动使人类获得财产所有权
C.依据传统的习惯法确定财产所有权
D.运用自然理性来界定财产所有权
8.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9.
美国各个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两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这一规定
A.使中央有效地制衡了地方
B.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
C.确保美国大小州局势稳定
D.有利于美国的中央集权
10.
对于光荣革命,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阴谋。以上分歧的焦点在于光荣革命是否
A.实现了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
B.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
C.保持了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
D.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11.
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B.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C.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12.
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
B.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C.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
D.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13.
1831年英格兰南部的几个郡只有326万人口,却拥有235个下院席位,而北部的6个郡已经增长到360万人,在下院只占有68席。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两党政治正式形成
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C.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D.南北方矛盾的激化
14.
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杰斐逊代表的共和党主张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平民政治;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支持建立强力政府和精英政治。最终国会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组成。国会建设方案体现了
A.联邦制共和政体尚未完善
B.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妥协理念
C.美国制度设计的集权原则
D.政治精英掌控了权力的中枢
15.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这
A.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B.说明帝国议会已成为独立的立法机构
C.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D.证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16.
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名存实亡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