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黄宗羲 (1610-1695年) |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
顾炎武 (1613-1682年) |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 |
王夫之 (1619-1692年) |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
伏尔泰 (1694-1778年) |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
卢梭 (1712-1778年) |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下面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下面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2.单选题- (共18题)
4.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叙述 | 历史时期 |
A |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 古代希腊 |
B |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 文艺复兴 |
C |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 宗教改革 |
D | 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 启蒙运动 |
A.A | B.B | C.C | D.D |
6.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
B.天赋人权 |
C.社会契约论 |
D.法律平等 |
7.
康德的道德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 |
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
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
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 |
9.
2006年在央视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中,有“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
B.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
D.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
10.
下列社会思潮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搭配错误的是
A.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
B.维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
C.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
D.启蒙运动——肯定教权,否定王权 |
11.
对于遥远的东方,伏尔泰在《致中国(乾隆)皇帝》的诗中写到:“接受我的敬意吧,可爱的中国皇帝……”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这反映出
A.两人身处的时代环境不同,看法相异 |
B.伏尔泰思想保守,孟德斯鸠更加激进 |
C.伏尔泰推崇开明君主统治,孟德斯鸠反对君主制 |
D.两人都借助“中国形象”来反对本国的专制制度 |
12.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
14.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
15.
绘画是人类文明的一笔财富,它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不断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宋偏安江南﹣﹣“残山剩水” |
B.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画、山水画兴起 |
C.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荣华贵 |
D.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俗画盛行 |
16.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
17.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
18.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④造纸术的改进
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④造纸术的改进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