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276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结合课本所学,概况宋朝分别在书法、绘画、文学与戏剧领域取得哪些成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

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了中国,又把把中国的典籍宝藏翻译成欧洲文字,介绍欧洲,,大大深化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文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的“中国热”。当中国的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走俏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走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以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你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2.单选题(共14题)

3.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4.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其表现有
①文人山水画兴起
②指南针在航海中应用
③理学兴起
④彩瓷生产时代到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②活字印刷首创③儒家信仰重建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7.
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术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
②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9.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10.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11.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
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13.
下面是一部医学著作的部分目录,与此著作同时代的科技成就还有
A.《九章算术》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14.
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
②到法国参观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
④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16.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3.选择题(共6题)

17.

下列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18.

小李家的经济条件很好,他家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

19.

小李家的经济条件很好,他家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

20.多项式x+2y与2x﹣y的差是(   )
21.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材料启示我们(    )

①要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④要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22.我是小医生,能把句中的错别字找出来,改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辛福。{#blank#}1{#/blank#}

②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紫张了。{#blank#}2{#/blank#}

③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才料。{#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