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27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2分)
(2)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3分)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在于“爱人知物”“爱躬知己”。唐朝时期的医学家孙思邈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那些出于国计民生需要的科学研究,同样也是出于“仁”“孝”之德。
材料二《黄帝内经》重视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以及气血、津液的有机联系,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整体。在对病源的诊断方面,它不仅注意身体内部机能的变化,还强调自然界的风、寒、署、湿、燥、火等反常现象对疾病的影响。它还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中所包含的合理内核,强调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互为根本,此消彼长关系,认为施治的终极目的就是达到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
例如建筑,(中国)古人不仅看重建筑物本身的结构、比例、布局,还特别看重它的坐落方位、四周的山水风景等外部环境的配合,有着一门独特的卜宅学问——风水学。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分不清科学与迷信的界限,因而科学与迷信常常成为混血儿。某些迷信观念在今天看来荒唐可笑,但客观上却曾对科学的发展起过积极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回答,张仲景和孙思邈研究医学的动机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材料一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研究有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的科技研究有何特点?

2.单选题(共15题)

3.
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4.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
5.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觉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6.
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
C.儒家的仁政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7.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重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材料中“我”和“你”可能是指(   )
A.苏格拉底普罗泰格拉
B.普罗泰格拉柏拉图
C.柏拉图普罗泰格拉
D.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8.
《西方文明史》:“研究古典文献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认识,金钱被源源不断地用于支持有天赋、有进取心的个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新思想的迅速传播,欧洲一场思想变革即将来临。”对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
A.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
B.即将来临的思想变革是指文艺复兴运动
C.经济发展为思想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
D.印刷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思想变革的兴起
9.
对该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
“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0.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1.
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看,造纸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的领导下取得的,并经过皇帝下令推广。火药虽然源自炼丹术,但炼丹家也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的。各朝的天文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员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
A.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C.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D.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验和推广
12.
据史载,元代前期,“九儒十丐”,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元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减少,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①戏曲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
②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
③新戏曲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
④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13.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D.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14.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周髀算经》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五牙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
一人看到某画作时评价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   )
A.讲究布局构图
B.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
C.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16.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17.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3.选择题(共1题)

18.我是小医生,能把句中的错别字找出来,改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辛福。{#blank#}1{#/blank#}

②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紫张了。{#blank#}2{#/blank#}

③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才料。{#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