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或局部)通用语言演变
世界(或局部)通用语言演变
中世纪 | 汉语、阿拉伯语成为局部世界的通用语。拉丁语在西欧具有绝对优势。 |
近代早期 | 拉丁语在欧洲遭到地方语言挑战。法语流行于欧洲上流社会。 |
18世纪初以后 | 法语成为第一种全世界通用语,至巴黎和会仍是国际外交首要语言。 |
一战后 | 英语与法语并列为世界通用语言。 |
二战后 | 英语成为唯一的世界通用语,并保持、发展、提高这一地位。俄语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外语,在第三世界也有广泛影响。 |
21世纪 | 新的英语变体不断出现,新词汇急剧增加。汉语热正在形成,汉语将是唯一可能与英语争雄的语言。 |
——摘编自张箭、李兵《近现代全世界通用语刍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7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这里生产的最好的纸也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许多产品。它不能在正反两面都印刷或书写,所以我们的一张纸就等于他们的两张。此外,它很容易撕坏,不能耐久。
这个国家只有少数几种测时的仪器,他们所有的这几种都是用水或火来进行测量的……,但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常常出错,测时不准确。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时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注:指科举应试,金榜题名),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
在北方各省还有一种常见的野蛮行径,那就是阉割大批的男孩,这样他们就可以给皇上做奴仆。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的手中,单单在皇宫里这类人的数目就达万人之多。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
——摘鳊自利马窦《中国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马窦中国之行的背景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利玛窦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由此推论当时欧洲发展趋势并加以说明。
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这里生产的最好的纸也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许多产品。它不能在正反两面都印刷或书写,所以我们的一张纸就等于他们的两张。此外,它很容易撕坏,不能耐久。
这个国家只有少数几种测时的仪器,他们所有的这几种都是用水或火来进行测量的……,但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常常出错,测时不准确。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时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注:指科举应试,金榜题名),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
在北方各省还有一种常见的野蛮行径,那就是阉割大批的男孩,这样他们就可以给皇上做奴仆。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的手中,单单在皇宫里这类人的数目就达万人之多。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
——摘鳊自利马窦《中国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马窦中国之行的背景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利玛窦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由此推论当时欧洲发展趋势并加以说明。
3.单选题- (共28题)
4.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不经选举产生,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 |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
C.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享有有立法权 |
D.德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议会产生对皇帝负责 |
5.
就甲午战争而言,日本当然赚的盆满钵满。但放在大历史中看,大获全胜的日本却因此埋下祸端,最终差点落得个亡国灭种的境地。该分析,意在指出甲午战争
A.制造了中日的历史仇怨 |
B.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 |
C.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
D.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展 |
6.
1920年5月,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谈到当初拟定的方针,是想把五四后的学生运动走向纳入《新青年》一派未尽的事业中。燕大的学生领袖瞿世英也宣称五四功绩“不独在拒签德约,不独是街上添了几次学生的游行”。这表明五四运动
A.仅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
B.意在推动爱国救亡深入发展 |
C.未能影响学生运动的发展 |
D.功绩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否定 |
7.
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
8.
近70年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准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已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 |
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 |
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 |
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 |
9.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据此可知
A.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 |
B.中美达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 |
C.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D.美国外交政策决定两岸关系走向 |
10.
1868年,上海首次出现自行车;建国以后,中国自行车自主品牌逐渐增多;截止2017年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300万辆共享单车。材料反映出
A.中国制造水平和能力领先世界 |
B.交通事业发展适应了社会需要 |
C.大众心态从保守逐渐走向开放 |
D.环保观念深入了百姓日常生活 |
11.
1927年,斯大林说:“我们无法预知帝国主义者哪天会进攻苏联,甚至阻扰我国的建设,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够用我们在技术、经济上的短处来侵犯我们,这是毫无疑问的”为此,苏联
A.确定加速发展农业的方针 |
B.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
C.积极用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
D.大规模引进西方人才技术 |
12.
由于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美国的工业生产恢复得较其它国家快,从1934年的低潮到1937年7月的高峰,工业产值增长了79%,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直到大约1942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表明,美国
A.新政措施不力 |
B.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
C.受到二战影响 |
D.深受贸易壁垒影响 |
13.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企业被迫不断内迁,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30年代,内迁的工厂达1500余家,工人10万多人。这旨在
A.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B.适应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 |
C.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缩小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
14.
京师同文馆和相继兴建的一批洋务学堂,完全从洋务实践需要出发设立具有“实效”的课程,形成了不同于旧学的新学课程体系。这说明
A.新学堂培养出了大批洋务人才 |
B.中国增强了向西方学习的动力 |
C.洋务运动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
D.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 |
15.
《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
16.
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A.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 |
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
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
17.
下表是近代中国茶叶所占世界茶叶市场比重表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1860年 | 1880年 | 1905年 |
占比 | 90% | 70% | 29% |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茶叶生产萎缩 |
B.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 |
C.经济危机使市场对茶叶需求减少 |
D.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扩大 |
18.
1848年发表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基督教信仰迷失 |
B.人民缺乏环保意识 |
C.政府疏松的管理 |
D.工业革命的深入 |
19.
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
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
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
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
20.
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勤,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做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


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 |
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 |
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 |
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 |
21.
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这反映古代中国
A.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 |
B.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的标准 |
C.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 |
D.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 |
22.
清代盛行的小说《镜花缘》中描绘的女儿国,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此小说
A.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
B.比历史著作可信度更高 |
C.反映出时代环境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
D.可以作为研究清代进步思想的资料 |
23.
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
C.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
D.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
24.
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
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
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 |
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 |
25.
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炉,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为流传。这反映了
A.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
B.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 |
C.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 |
D.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 |
26.
近代绘画大师陈横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这一画派
A.属于市民文化 |
B.对研究当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 |
C.属于山水画派 |
D.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
27.
《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回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这主要反映了
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 | 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 |
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 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 |
29.
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
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
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 |
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